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夯实“中国之治”根基

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试点运动中共同创造出“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今年是毛主席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动依靠群众,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惠民生聚民心,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共建、共治、共享”,“团结依靠群众”中“造福群众”。“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党的建设和基层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一元带多元”,织牢“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的网格组织体系,充分带动两新党组织、各种社会组织、自组织及业委会、志愿团体……选拔热心居民及优秀楼栋长担任微网格长,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组织架构,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小微网格建全织密,实现“多格融合”“一格管全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调动基层党员和热心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常态化反应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快速反馈群众意见,贡献群众智慧,使得群众的需求快速得到回应,问题及时解决,惠民政策全面执行,民生实事落细落实,在“共建、共治”中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让群众在“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成果中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群众安全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法治、德治、自治、数治”,“四治融合”解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密码”。“治天下不可以无法度。”基层治理中,要依法依规办事,同时面向群众做好普法工作,把“普法课堂”开到居民楼院,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让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为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通过唱红歌、学习身边的榜样、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传承红色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倡导社会新风,凝聚群众力量,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发动群众,通过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党群活动中心等平台和媒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群众力量。同时,要积极调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数智”力量,建立一站式基层治理平台,让群众问题反应渠道畅通,问题处理进度透明,问题反馈和评价可追查、可监督。统筹建立便民小程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事务办理平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社会治理更加智能、便捷。“四治融合”,让规则约束和道德引领深度融合,凝聚群众力量,链接数字资源,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法,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题。

  “抓苗头、抓关键、抓源头”,“防治结合”科学就地化解“内部矛盾”。“防患未然”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之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党员干部要积极扛起“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忧”的使命,多到问题现场实地调研,多到群众中间走访倾听,通过调研抽查、走访谈心,提前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动员商圈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楼委会、两新党组织、“小微网格议事会”等平台和组织,积极开展活动,通过充分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基层问题和需求,早预防,早干预。在数字化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开辟问题反馈专属通道,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遇事多调查、多研究,抓住问题的核心,有的放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坚持矛盾不上交。将党建引领、数智赋能贯穿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夯实“中国之治”根基。

(马振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niha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4803.html

(0)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 2023-11-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