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以担当之心,建为民业绩

“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政绩观问题,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当前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敢于担当,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勇于担当,就是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国之大者”“为民小事”,大与小之间,承载的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永恒不变的初心。群众的衣食住行,看似“鸡毛蒜皮”,却是群众心中与生活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管好这些“小事”,才能让群众认可满意,进而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反过来推动群众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把“让群众满意”当作最高标准,“俯下”身子听民愿,“躬下”身子问民需,“迈下”步子访民情。

善于担当,就是要把工作的“不能”变成“可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要做到善于担当,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要始终保持“求知若渴,虚怀若谷”的心态和“本领恐慌”的意识,积极围绕本职工作,对照短板不足,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广泛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随时随地学、全面系统学、深入彻底学,把每一个点学扎实、搞准确,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提高实践本领,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和“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开拓思路、创新思维,练就善于担当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敢于担当,就是要把干事的“压力”作为“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看到,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党员干部付出了大量辛劳,赢得了人民口碑。把视线向他们聚焦,有的在推进改革创新中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有的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大胆履职、积极作为;还有的在推进社会治理中敢想敢干、攻坚克难。然而,这也势必会因为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用出现一些差错,但如果因此“挨板子”,不仅会寒了他们的心,还会让更多人把“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这个“歪理”奉为圭臬。

(景宁畲族自治县梅岐乡 沈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ls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4801.html

(0)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 2023-11-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