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海:关于理论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相对统一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和毛泽东给予了创造性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为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结合俄国的具体实际,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确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实现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而且也是研究人类社会由低级社会形态发展到高级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毫无疑问,是以无产阶级彻底解放和人类解放为己任的科学理论。人类发展的历史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阐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致的资本主义历史命运、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使命、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等的科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关键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坚持无产阶级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价值取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主义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性。因此,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理论逻辑反映历史逻辑,是对历史逻辑的理解。也可以说,历史逻辑是理论逻辑建立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正是建立在现实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扎根于历史实践发展的土壤之中的。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因,同时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显然,在“两个逻辑相统一”中,实践逻辑包含在历史逻辑中,成为理论逻辑赖以建立的基础。历史逻辑检验着理论逻辑的科学性、合理性,推动着理论逻辑的发展。

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定如此。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必须关注发展了的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突出关注发展了的实践,要求直面新情况新问题,要求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注重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时,强调了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从“三个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说明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演进的,而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也说明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在理论指引下前进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它在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更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进行的一种实践创造,已被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证。

作者:姜德海,工作单位系国家统计局怀集调查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倚楼听风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61024.html

(0)
上一篇 2021-12-21
下一篇 2021-12-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