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悟“土特产”背后的“双关意蕴”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湖镇人民政府 陈昊

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强调,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做足“土特产”文章,深悟这三个字背后的“双关意蕴”,以“土”言“土”语贴近群众,以“特”事“特”办温暖群众,以高“产”稳“产”富裕群众,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好惠及于民。

沉下身子“磨脚板”,以“土”言“土”语贴近群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乡村振兴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破题之道,就蕴藏在基层一线和群众之中。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硬件”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土地撂荒等问题较为突出,亟待破题解题。对此,基层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扑,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语和大白话讲深讲透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与群众推心置腹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问计问需于民,将真实的情况摸清楚、将对策制定好,做到既“身”入群众更“心”入群众,成为群众最可信赖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

打开脑洞“解难题”,以“特”事“特”办温暖群众。“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农村五保老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作为困难群体,是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重点保障的对象。基层党员干部要“枝叶关情”的爱民情怀,做好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求学、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工作,通过“定期走访”“结对帮扶”“政策救助”“社会关爱”等手段,确保他们“两不愁三保障”,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真正将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让乡村振兴更有“温情”和“温度”。

走向田间“谋粮策”,以高“产”稳“产”富裕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基层党员干部要扛起国家粮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将国家粮食补贴、农业保险、最低粮食收购价等好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指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做好春耕生产,全力保障农机、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充足供应;要坚持“藏粮于技”,积极引导“土专家”“田博士”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确保土地应耕尽耕、粮食稳产高产,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些措施“组合拳”的推动,不断鼓足农民的“钱袋子”,助力农民群众从全面小康“宽车道”向共同富裕“快车道”坚实迈进。

(0)
上一篇 2023-03-25
下一篇 2023-03-25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