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要把“账”算好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委组织部 陈德裕

随着各地轮换驻村干部陆续报到,新一轮的驻村工作已经拉开帷幕。驻村干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除了要规划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基层大业”,更是要奔走于纠纷调解、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大事小情关乎民心所向,因此驻村工作绝不能当“甩手掌柜”,只把它当成添履历、显政绩的“跳板”,工作结束留下“烂摊子”扬长而去,而是要在驻村工作中,把自己的“账”一本一本算好,用心用情用力在广袤乡村大地上书写时代答卷。

算好理论账,丰富知识储备。从机关大门到村委会,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把学习当作终身课题的信念。学习没有毕业,只有毕身。尤其是在基层一线,更加需要党员干部灵活运用自身所学,投入实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因此,新一轮的驻村干部要在吃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上走在前列,学深悟透掌握其中内涵要义,常态化跟进上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文件,上接“天线”明确总的要求。同时,要不止步于向书本学习,更要熟悉“内情”向群众学习,站在群众视角,更加精准认识基层,掌握实际情况,将其与自身所学结合,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升华认知,进而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确保在驻村工作中方向明、重心稳。

算好产业账,理清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但如何把路子找对非一朝一夕之功。为防止在产业发展中走弯路、空拉磨、白吃苦,就要静下心来做好规划。深入调查研究,在耕地田垄、牧林渔场把脉问诊,充分掌握本村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当地的产业。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同群众共商共议,及时总结分析过往产业发展中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办法经验,嫁接到当下的发展中,提升产业层次,找到最适合的路子,最受群众支持的发展方式。同时,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通过协助建强支部、党员带头发展,引导种植能人、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靠拢,以人才合力激起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算好民心账,定下服务基调。工作干得好不好、实不实,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要想得到群众的鼓与呼,就必须抵制“镀金”心态,扎扎实实干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实事、好事。习近平同志在厦门任职时,下乡调研端起支书递过的黑茶杯就喝,驻村干部更是要积极适应与原单位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要与其他村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捧着一颗心来”才能赢得他们的认可与支持。要多到组里、户里转一转、看一看,说一说脱贫政策,算一算近年收入,聊一聊希冀展望,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从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破题,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回“烫手山芋”,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赢得民心才能在驻村路上更加有为。

(0)
上一篇 2023-06-08
下一篇 2023-06-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