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重彩 明写春诗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委组织部 郝卓群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实施,强调了守好“三农”基本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意义,同时为今后一段时间全党上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广大党员干部当学深悟透“一号文件”,争做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践行者、实干家,以19.14亿亩耕地为锦卷,“农”墨重彩,书写一首以“农业兴旺、农村和美、农民富裕”为提纲的明媚春诗。

  农以业成,春潮涌动千帆竞,提纲掣领“铸诗魂”。起笔需有神,“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便是诗魂。自古以来,我们就依托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利用全球9%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可以说中国农业发展不仅对国家发展全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还能对世界发展进程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如今我们身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节点,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愈加彰显,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历史发展趋势更加势不可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眼长远、立足当下,以科学把握机遇与挑战的全局视野,和“心中有土、脚下有泥”的实干担当,积极投身农业强国建设宏伟事业,在“三农”工作一线磨炼本领,在广袤田野上挥洒汗水、浇灌希望,为进一步提升“三农”工作质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农兴村旺,恰应乘春任好风,纲举目张“建诗骨”。行笔需有纲,“乡村治,天下安”便是诗骨。农村是社会的基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终端和末梢。随着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型,这对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号文件为我们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2个解题方向。一是通过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作用,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聚人心、凝合力、促发展的基层战斗堡垒,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精神追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基层、多接地气,将所思所想、所获所得转化为有效经验,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事业,争做懂农业、爱农民、爱农业的乡村振兴工作者,让故乡村庄焕活新颜,蝶变新生。

  农丰民富,人勤春早功不负,实干笃行“点诗眼”。落笔需有方,“业兴才能民富,民富才能国昌”便是诗眼。曾几何时,全党上下凝心聚力、披荆斩棘,如约实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举世瞩目的脱贫奇迹。当举国欢庆、振奋人心的浪潮退去,我们应更加行稳致远、久久为功地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半篇文章”。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一系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生活富裕的利好政策发布实施,一幅幅乡村振兴幸福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铺就。由此,广大党员干部应进一步牢固树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信心、决心,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抓治理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通过与农民群众吃在一起、学在一起、干在一起,进一步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当好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心骨”“领头羊”,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接续奋斗、挺膺担当,实实在在让群众腰包鼓起来、脸上笑起来,日子美起来。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30
下一篇 2024-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