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情愿念好“四下基层”“山海经”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委组织部 周飞宇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根植于“民”,下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要想“下”之有“效”,广大基层干部要说“乡音”、尝“乡土”、怀“乡情”、暖“乡亲”,念好“山海经”,找到“下”之“正解”、诠释“下”之“本貌”。

说一口“乡音”,拿起“锄头铁锹”、到田埂“站一站”,勇攀理论宣讲之“山”。“四下基层”,下去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要想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间的“血肉联系”,就要开通“便捷通道”,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叩响党的创新理论“大门”,让创新理论的“好声音”从“声声入耳”到“字字入心”。广大基层干部要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特点”,站稳群众立场,在人民群众的房前屋后、农田庭院、院坝田埂搭建宣讲场景,以“说学逗唱”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让“沾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好声音”更加生动,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转化为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尝一捻“乡土”,走入“庄稼垄沟”、入庭院“问一问”,敢趟调查研究之“海”。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一项“精细活”,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防止调而难研、研而不深。广大基层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向“背阴胡同”,以“调”字打头、“研”字打底,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多做小调研、微调研,丢掉“偶像包袱”“面子包袱”“领导包袱”,做到“简装”入基层、俯身访民情,从人民群众话到嘴边的弦外音和欲言又止的微表情中提炼有用信息,以“解剖麻雀”的态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宏大的调研命题中找准“小切口”,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态度摸清“一类问题”,不断扩大调查研究成果,获得好“研”值。

怀一片“乡情”,带上“雨伞雨靴”、走街巷“访一访”,念好信访接待之“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广大基层干部要通过信访接待下基层,用双脚丈量民生诉求、用双耳听见群众呼声、用双手解决群众问题,从而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事事有回应、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件件有落实。要以“水磨功夫”之“精细”化解问题处理之“繁琐”,积极转变思路,做好“出诊攻略”,将“摊点”摆到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将“窗口”设到困难多、问题多和工作局面打不开的地方,做到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列出“解题清单”、开出“对症良方”、给出“时间列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用脚踏实地的态度做到人民满意。

暖一方“乡亲”,倾听“急难愁盼”、进百家“聊一聊”,践行现场办公之“效”。“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现场办公下基层”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剂良方。广大基层干部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以群众需求为“指南针”,以群众满意为“晴雨表”,躬身入局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群众在哪里,我们工作的聚焦点就在哪里;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办公桌”就搬到什么地方,要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通过配套“跟踪督办”“限期办结”等工作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紧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31
下一篇 2024-01-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