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要冲破三个“怪圈”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委办公室 肖睿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项“基本功”不扎实、不到家,就容易造成决策“跑偏”、工作“宕机”,最终会伤害党和人民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地虽然调查研究意识加强了,频次变多了,但形式主义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地方将调查研究作为工作任务而非工作方法、作为政绩“秀场”而非解题“智库”,让“传家宝”在手中变了味。调查研究不仅要实现经常化,还应注重质量和成果运用。

调查研究要立足实际,抓住问题,冲破“定调式怪圈”。坚持不唯上,只唯实。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不能把上级要求和领导安排作为调查研究的“全命题”,还应有针对性地结合下情、立足实际探索“自命题”,减少“规定动作”,多些“自选动作”,去除削足适履的“套路”,多接地气去抓“活鱼”、捞“干货”。坚持先调查,再研究。要尊重客观事实,把研究建立在充足的实例、数据、信息调查之上,把对策建立在全面、系统、科学地分析之上,切忌“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能预先“定调子”、盲目“下结论”,倘若“逆向”调研,调查的过程就会变成按图索骥,就容易“水行得车,陆行得舟”,最终“一毫受用不得”。坚持把准脉,找问题。调查研究既是对自身工作的“全身检查”,也是弥补短板的重要契机,在选题上不能拈轻怕重,“绕开”中心和重点工作,反而去“吃剩饭”“走老路”;也不能光谈“成绩”、只唱“赞歌”,要树立问题导向,着眼于瓶颈问题,紧盯难点问题,把准问题“症结”,找对解题“思路”,开准治病“药方”。

调查研究要直奔一线,深入群众,冲破“盆景式怪圈”。须有扑下身、沉下心的作风。“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仅仅当“钦差”,习惯于开会议、听汇报,根本无法准确掌握实际情况。要学会当“学生”,多花时间精力蹲在基层、深入群众,用真心真情与群众打交道,让群众发牢骚、说真话,通过不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所见、所闻、所感都尽可能“原生态”,从而收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须有辨是非、断真假的能力。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一个“第四只鸭子”的故事。邓小平在农户家调研时,起初农民害怕被当成“走资派”,咬定“养了三只鸭子”,但邓小平查看了饲料分量后,发现不是“三只”而是“十几只”,由此有了农民“想不想养第四只鸭子”的思考。在深入调查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现状,更要善于分析现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提升细节观察、数据分析、逻辑判断的能力,练就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以及因小见大的“火眼金睛”。

调查研究要服务决策,突出实效,冲破“论文式怪圈”。古人说:“文所以载道也。”调研成果不能仅作为“锦绣文章”,也不能束之高阁,要“研”之有物,更要“研”而有用。一方面答好“选择题”,畅通“上传”渠道。要不断去粗取精,将“深、实、细、准、效”五个方面作为评定调研成果“价值”的“标尺”,通过形成高质量报告、向上级进行专题汇报等形式,让已经成熟的调研成果进入决策层面。另一方面答好“应用题”,畅通“下达”渠道。做好“后半篇文章”,找准与具体工作思路、举措的“衔接点”,从而将调研成果合理转化运用到实践中去。对调研反馈的突出问题,强化督导,落实整改;对调研发现的正面典型和成功经验,摘选精要,宣传推广;对调研总结的对策建议,要结合实际,善加运用。

(0)
上一篇 2020-11-23
下一篇 2020-11-2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