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建设”构建区域化党建发展新格局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委组织部 廖滔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短板,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治理联抓、活动联办方式实施“四新建设”,加快构建基层党建区域化发展新格局,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组织联建打造“新载体”。一是组织区域化。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优势,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集聚发展”原则,组建区域化联合党委,切实打破区域限制、行政壁垒等“瓶颈”限制,实现建设统一规划、产业统一布局、治理统一推进、活动统一开办“四统一”管理模式,形成“一盘棋”抓党建的强大合力。二是资源信息化。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联合党委负责整合各村项目、土地、资金等资源,以多村捆绑、项目联动、村民参与,形成党建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要素资源共享,推动优势互补、联动共赢的党建发展新格局。三是职责联带化。积极采取“联合党委凝聚、分设支部发力、党员干部谋划”的方式,明确联合党委分设支部主抓重点工作,层层划分“责任田”,明确各级党员干部认领“责任田”,压实主体和个体“双重责任”,切实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全面提升区域化党员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产业联动构建“新业态”。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把支部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组建由村支“两委”主导或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联动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紧盯坝区、林下空间等资源,重点发展花卉、中药材、辣椒、烤烟等高效产业,集中资金进行产业打造,切实把点上的“盆景”连成连片的“风景”。二是突出以强带弱。坚持党建引领,结合村情民意,大力实施“跨村帮带”措施,以强强联合、先进带后进、以强带弱方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推广先进村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先进经验,推动后进村实现蜕变,促进农村区域化联动发展。三是突出利益联结。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合力优势,建立经营主体带动、合作社带动、群众自主实施等多级利益带动模式,大力鼓励多方经营主体以服务群众为主,通过吸纳群众务工、流转土地、利益联结、带动种植、技术培训等方式,拓宽群众薪金、租金、股金、酬金等“多金”收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治理联抓组建“新平台”。一是组建联合治理队伍。把区域化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党的领导、组织、协调作用,不断引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群众广泛参与,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化“生硬的”基层管理为“和谐的”的基层治理。二是开展联合治理活动。依托区域性党组织形成的人员力量优势,健全区域化“分组联片”,村级班子内部沟通协商,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农户三方联系以及村级民生服务等机制,组织区域化治理队伍力量,以群众会议、院坝会、田坎会、道德讲堂等方式,共同解决矛盾纠纷、邻里关系、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切实打通区域化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三是强化先锋模范带动。实施“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红黑榜”等举措,激励党员干部走在前面,以身作则树标杆,引导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推动基层治理向乡风文明培育转化,构建和谐新农村。

活动联办搭建“新舞台”。一是突出群众需求。切实把区域化党组织活动与农村群众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倡党群活动一体化共商共办,引导乡镇党委、村支“两委”、社会力量等多方服务主体,紧盯群众生产生活、精神文化等需求,积极谋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二是解决群众愁盼。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采取党员承诺践诺、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方式,组织区域化党员干部参与处理纠纷、村级发展、环境卫生等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三是打造文化舞台。充分发掘一批爱农村、懂农民、有特长的乡土人才,鼓励引导其参与区域化党建活动,成立有党组织领导的志愿服务队、党史宣讲队、助农服务队、舞蹈队等,有计划地开展进农村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娱乐活动,将活动搬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认同感。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12-01
下一篇 2021-1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