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专治“花头干部”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行政审批局 喻靖婷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干部不在本职工作上花心思,反而不遗余力“搞花头”,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导致基层工作脱实向虚,值得警惕。那么,我们要如何来防止“花头干部”搅局基层呢?无它,先摸准病根,再对症下药,是也。

对逢迎表演之“症”,下正确导向之“药”。一些干部热衷“搞花头”,究其原因,一是能力不够,“花头”来凑。提高能力本领非沉下心来学习不可。哪有人前逢迎表演来得快、人后推诿懈怠来得爽?二是觉悟不高,没有吃苦耐劳、奋斗拼搏的干事创业精神,尝到了搞花头、耍滑头的“甜头”,就不愿再吃苦干实干的“苦头”。对此,一定要树立崇实干、重实绩的正确导向,以作风建设带动品德修养、本领增长,努力营造比学赶超、永争一流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活力和创造力。

对任人唯“心”之“症”,下选贤举能之“药”。“花头干部”有时并不高明,甚至演技拙劣,但为何却还大有“市场”?症结在于部分领导有需求。一些领导爱听阿谀奉承、乐见曲意逢迎,看重政绩高于实绩,强调宣传忽视实干,任人唯“心”。导致肯花时间、肯花心思干事创业的干部受到忽视,而只善于“来事”的“花头干部”却得到重用提拔。长此以往,上行下效,必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要破除这一症结,就要求领导干部转变作风,以上率下,要求组工干部擦亮眼睛知人善用,放下身段从基层声音中选贤举能。

对制度不全之“症”,下综合考评之“药”。好的制度必须健全,否则“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干部考核如果缺乏细化的标准和约束,单凭座谈、推荐等传统方式,容易给“花头干部”以可乘之机。因此,干部考核必须注重综合考评。要深入走访,尽可能全方位了解干部情况,着重考察其平常表现,特别是在一些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个人表现,避免只听取相关单位“一把手”的声音,更多倾听干部群众声音,以健全的制度畅通实干者的晋升渠道,杜绝基层干部通过“不干实事、成天围着领导转”的“花头”做派而获利。

对监督不严之“症”,下正风肃纪之“药”。“花头干部”之所以平时有市场、晋升有通道,症结还在于监督不严。如果严格监督的这个“探照灯”不发挥作用,“花头干部”们就还能变着花样遁土隐形,一些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中就还有徇私舞弊的操作空间。要破除这一症结,必须严格监督,正风肃纪,警钟长鸣。比如,要如实记载选拔任用档案,建立干部举荐责任制,让谁推荐谁负责;要用严格的日常监督制度倒逼基层干部清正作风、严明纪律、杜绝“花头”,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如此对“症”下“药”专项治理,必将促进“花头干部”好钢用在刀刃上,学业务、增本领、强筋骨、壮体格,逐步成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实心干部”!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12-01
下一篇 2021-1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