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人才要警惕重了“女婿”轻了“儿子”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泉庄镇党委 李成鑫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面对新时代人才振兴的重要“窗口期”,各地纷纷“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向各类高端人才抛出“橄榄枝”。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人才招引中盲目跟风、随意设槛、厚此薄彼、重外轻里,出现了“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恶性循环,不看能力、只问“出处”,对外来人才“女婿”敞开大门,对本土人才“儿子”则是拒之门外;不看发展、只装“门面”,与本地发展毫不相关的“院士学者、高端人才”待遇优厚,本土人才发展则是“无人问津、阻力重重”。这不仅造成了高端人才的资源浪费,更导致了本土人才的大量流失。实践证明,“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经:有的不熟悉情况,盲目规划,项目成了“劳民伤财”的花架子;有的不接地气、高高在上,只相信自己的“经验主义”,难以创新;有的躺在自己的“荣誉簿”上受尽吹捧、吊儿郎当,贡献平平。

相比于“外来女婿”“洋博士”,“本土儿子”“土专家、田秀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地图”和“生力军”,更需要得到重视。要倾力留住本土人才,充分挖掘种养殖大户、民间艺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资源优势,降低人才引进门槛,拉紧“乡情、亲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以优惠政策、优厚环境、广阔平台吸引在外能人、务工人员等人才回流,在家乡的广阔天地中发光发热、大展拳脚。要着力培育本土人才,通过党员干部学历教育、村级带头人选配改革试点、后备干部培养、种养殖技能比拼培训、外出参观学习产业项目等方式为本土人才“定方向、搭平台、找路子”。开展“归雁”振兴人才培育工程、“雏鹰”储备人才铸造工程等,加强人文关怀、出台激励政策,重点宣传奖励表现优秀的本土人才,营造起“尊重人才、反哺家乡”的浓厚氛围。要大力使用本土人才,充分发挥本土人才接地气的“本土优势”,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鼓励引导本土人才发挥个人特长,在村级事务、产业带头、增收致富等领域走在先、干在前,打造一批“村级带头人”“产业领头羊”“新型职业农民”,以“裂变”促“量变”带“质变”,真正让“土专家、田秀才”们“破土而出、尽情奔腾”,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千里马”。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0
下一篇 2022-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