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齐飞”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委组织部 王乾坤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唯有在识才选才、引才留才、育才立才上下足绣花功夫,以“人才雁群”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不断优化升级人才队伍结构,深化创新人才发展实效,才能更好为乡村振兴发展充盈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培强“头雁”领队人。乡村产业发展,最关键的是有又强又专的“头雁”引领,头雁勤,则干事创业有激情;头雁专,则产业发展有方向。因此识好才、选优才,确保人才全面储、精准补,是激活乡村振兴“造血细胞”、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一方面要分层分类识好才。整合搭配“高校+专家+农业技术骨干”集群力量,发挥其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优势,发展一批“复合型”专家头雁;结合本土人才懂行情知市场的特点,从当地农业、旅游、电商等领域挖掘一批“乡土特色”技术头雁,通过“专家+技术”,加出强农富民“好光景”。另一方面要定点定向选优才。加强定向提能,实施“一村一幼”“一村一医”“一村一名农技员”等项目,确保基层各行各业“菜单有菜”;实施定向招引,挖掘校地合作,培养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产业人才,延长农特产业链条,推动一产“接二连三”锦上添花。

培优“归雁”蓄水池。乡村结构优化,最根本的是有破壁解卡的“归雁”效应,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因此引良才、留能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是促进“人回乡、钱回流、业回创”、破解瓶颈制约的源头活水。一方面要精准施策引良才。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需求,健全完善在外人才基本情况信息库,列出“人才订单”“销号管理”,吸引人才集聚,打造引才政策品牌化;实施人才“柔性匹配”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推送创业政策、发展前景,形成“链式”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引才政策系统化。另一方面要优化环境留能才。建立人才问题快速处理机制,孵化人才“服务绿卡”,打破传统经济上“给票子”“给房子”,力求政治上“有面子”、社会上“有地位”;探索健全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基层组织流动、人才分类评价等制度,形成人才工作合力,释放“多重沉浸体验”,更好地在匹配舒适度和环境丰富度上留住人才。

培活“雏雁”新动能。乡村创新创业,最基础的是矢志拼搏的“雏雁”活力,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因此育强才、立正才,确保人才能干事、敢干事,是通过人才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富裕富足提质增效的绿色动能。一方面要就地取“材”育能才。加强年轻干部日常跟踪考察,采取基层磨炼、重点锻炼、实时锤炼,结合个人素质、工作能力、优秀品质进行“优胜劣汰”,切实破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等多方面机制障碍;坚持育才育智相统一,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职称,既培养挖掘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又探索返聘一批离退休“乡贤”“名士”,通过人才下沉、科技入村、导师帮带,真正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另一方面要作育人“材”立正才。实现人才工作制度化,客观总结基层人才特点,避开“抢人式”“流水式”用人,最大限度激发自主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树立形成开放、包容、合理的人才创新高地;施行监督管理规范化,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精准实施阳光问责,气正风清开展适时、适当的任用监督,纠正干部选拔任用“牛鼻子”,为激活乡村振兴注入“一汪春水”。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0
下一篇 2022-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