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乡村振兴路上“芋”来“芋”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安和镇人民政府 蒋翔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安和镇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香芋农产品产业,通过选优配强队伍挖潜赋能、建强组织阵地串点成面、打造特色品牌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香芋农产品产业促乡村振兴特色发展的路子,让镇辖区内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路上“芋”来“芋”旺。

选优配强队伍为乡村注入“发展动能”,找准乡村振兴“领头羊”。为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队伍在乡村振兴赶考路上的“领头羊”作用,安和镇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入手,不断吸收“乡村振兴人才”返乡置业。选优配强村“两委”队伍,优化结构提升整体功能。把政治品质作为村“两委”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标准,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改革发展等急难险重一线中实绩表现突出、组织认可肯定、党员评价优秀、群众口碑相传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注重从中选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经济社会发展、有专业技术的“土秀才”、返乡优秀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乡村振兴人才”,完善年龄层级分类,做到“老中少”班子成员合理搭配,不断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队伍。2021年村“两委”换届以来,安和镇14个村“两委”共有24名“乡村振兴人才”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进一步激发团队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挖潜赋能提升素质能力。以乡村振兴、香芋种养、改革发展等专题培训为抓手,邀请区市县专家教授、农技学者、种植大户等人员为村“两委”干部“传道授业解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全面开展精准化培训,确保村“两委”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30余期,培训村“两委”干部3000余人次。

建强组织阵地为乡村注入“创业动能”,搭建乡村振兴“主阵地”。为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安和镇从建强组织阵地入手,依托镇辖区内的红34师战斗旧址、龙井红军宿营地、白竹山红军驿站等红军长征纪念地、标志物、遗址遗迹点,积极打造“长征路上芋飘香”党建示范点。建强“两新”党组织阵地,党建引领提升创业活力。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发展理念,以“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为工作思路,在安和镇文塘村成立安和镇文塘香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团结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大力种植香芋农业产品。依托当地优良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技术专家+能人大户+农户(脱贫户)”种植模式,同时为广大种植户提供香芋种、管、(冷)藏、销等一条龙服务,让广大种植户从“分散经营、各自为阵”向“联合生产、集中管理”转变,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组织保障、产业引导、惠及于民”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了“两新”党组织的组织引领、示范带动、协调关系作用。目前,该合作社党支部带领周边470余户农户种植香芋3700余亩,其中有脱贫户20余户种植香芋达300余亩,每户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

打造特色品牌为乡村注入“辐射动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为提高安和香芋知名度,安和镇从打造特色品牌入手,积极谋划创建全州县(安和镇)都庞芋香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不断做大做强香芋特色产业,让安和香芋成为安和镇的“代名词”。积极创建“安和香”香芋品牌,着力打造全州县(安和镇)都庞芋香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按照“生态种植区+休闲观光区+香芋贸易区+香芋加工区”设计规划,通过向上级争取一点、镇里分担一点、社会投资一点、村里捐助一点的方式,积极筹集4000余万元资金完成种植规划、道路硬化、灌溉设施、网电通讯、贸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强做大全州县(安和镇)都庞芋香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企业,规范示范区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广西徐七二食品有限公司、桂林鑫晶琳食品有限公司、全州县旺佳红薯加工坊、全州县农货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安和镇上乐园山水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六个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实现香芋生产加工管理销售一体化,高标准严要求保障“安和香”香芋品牌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示范区辐射带动全镇5840余户农户从事香芋农产品种植行业,占全镇农户总数的56.02%,全镇累计香芋种植总面积1.855万余亩,香芋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8.63%。全州县(安和镇)都庞芋香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四星级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安和镇(香芋)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9-03
下一篇 2022-09-0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