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 选人用人要修好四门“gong”

辽宁省东港市委组织部 潘文静

尚贤者,政之本也。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这为各级组织部门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遵循。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组织工作,选人用人尤为重要。“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选对人不仅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能有效提升组织战斗力。因而,各级组织部门需要努力修好四门“gong”,真正把选人用人的使命放在心上,把选人用人的责任扛在肩上,论德使能,方得群英荟萃。

德才俱佳即为“肱”,材优干济堪重任。德才兼备,是我党选人用人的一贯思想和循序,也是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谓德才兼备,顾名思义德与才二者缺一不可。有才无德的干部是危险品,极会“钻营”,易走歪路,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有德无才的干部是半成品,欠缺才智、不具才干,好比脱离轨道的火车,没有了方向,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无法在岗位上开拓创新,为百姓谋福利。因此,在选人用人上应做到德才俱佳先用,有德无才慎用,有才无德不用。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上,充当党的肱骨之臣。只有选好干部人才,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经受住风吹雨打,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内外兼修勤练“公”,汇聚人心揽贤才。“公生明,偏生暗”。公正用人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新时代,为党的建设甄选人才,仅靠“伯乐相马”显然是不稳妥的,除了科学的机制和完善的制度,还需将“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一颗“公心”为选人用人保驾护航,“公心”即为责任心,只有坚持持平之论,刚正不阿,切实做到一碗水端平,才能让干部真切体会到组织的公正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在考察识别干部的行动上加大“透明度”,既要看单位评价又要听群众公论,才能确保干部选拔公正公开、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因而,组织部门要多到基层一线挖金掘宝,让才德兼备的好干部脱颖而出;到田间地头探“口碑”,莫让甘当“老黄牛”的干部寒了心。真正实现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搭建舞台苦炼“功”,吹尽黄沙始到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打磨。各级政府应为人才的成长进步创造机会、搭建舞台。让一腔赤诚、斗志昂扬的青年干部、优秀人才投身到脱贫攻坚第一线,经历“摸爬滚打、千锤万凿”,倾听百姓的心声,向百姓、向实践找方法、找出路,去汲取基层营养,不断提升适应工作环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练好台下十年功。无论身处何处,不忘初心,把基层当做战场和考场,像黄文秀、廖俊波、孔繁森等先进楷模那样,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担当作为,用热血青春去书写不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人生答卷。

量体裁衣巧夺“工”,人尽其才百业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的发展、党的建设迫切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助力。而部分地方党委政府仍对人才重视程度不够,将人才收入麾下后,束之高阁。越是基层单位,人才的存在感越低,人才工作出现“上热下冷”“先热后冷”的现象,一些刚“出炉”的人才政策也是只有三分钟热度,不久便“明珠蒙尘”。人尽其用百业兴,如何让人才之花遍地开,关键要深入了解人才思想动态、擅长领域和实际能力,目测与尺踱相结合,量准人才的“尺码”,按照专业长处、才能大小“量体裁衣”,对不胜任现岗位的人员及时调整,莫将“马鞍安在牛背上”,使人才成了花瓶摆设。同时,还要优化人才优惠政策,加强关心关怀,为人才打通“绿色通道”,增强人才的幸福感、归属感、职业荣誉感,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1
下一篇 2022-01-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