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阜平脱贫的精神密码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委编办 徐玉梅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阜平脱贫记》一文,从“五级书记抓扶贫、打硬仗”“六大产业找对路、能创富”“为了过上好日子”三个角度全面阐述深山老区河北省阜平县的脱贫历程,揭开了阜平成功脱贫的“神秘面纱”。

阜平脱贫背后是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敬业精神。“阜平不变,寝食难安。无数党员干部日里夜里、案头灯下细细谋划,风里雨里在太行深处疾驰奔走。”阜平是地处太行山区的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县,地理环境差、自然资源少、群众收入低是脱贫路上面临的客观实际。为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习近平冒着严寒、踏着白雪深入一线看真贫、察实情,省市县各级党员干部扎根一线帮助老百姓战贫斗困,复退军人、离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精准帮带……脱贫攻坚是一场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硬战,刘华格、唐超男、黄文忠等许多阜平党员干部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望,舍小家顾大家,扎根一线担当作为,务实笃行,努力啃下致富路上的“硬骨头”、搬开脱贫路上的“绊脚石”,带领阜平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梦。

阜平脱贫背后是为民履职、为民尽责的服务精神。“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阜平在培育壮大脱贫产业的同时,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织密基本生活‘安全网’,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福利。”要稳定脱贫就必须要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好思路、好路子,阜平党员干部根据当地实际,深入调研论证,确定食用菌种植、高效林果、生态旅游等致富好路子;面对农户没钱租棚、不懂技术、找不着客户的现实难题,阜平打造政府、金融、科研、龙头、园区、农户“六位一体”的产业整体;为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阜平县多措并举,努力做好“能看病,看好病”“搬得出,住得好”“就近上学,能上好学”“饮上安全水,走上快速路”等利民工程。脱贫攻坚就是帮助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增收致富,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正是因为有了全体阜平党员干部想方设法帮群众解难题的服务精神,才有了阜平今天彻底摘穷帽、挪穷窝、绝穷根的重大胜利。

阜平脱贫背后是自力更生、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在骆驼湾村口,乡亲们新立起‘我们过上了好日子’8个大字;在顾家台村口,‘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标语闪闪发光。这一切都在向世人宣告,依靠苦干实干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已经在阜平干部群众心中扎下了根。”幸福是创造出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群众努力是脱贫致富的内因,政策帮扶是脱贫致富的外因,脱贫致富的关键之首是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下,在阜平党员干部的引领下,阜平人民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发扬苦干实干精神,主动想办法、找门路、抓机遇,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贫困落后的发展面貌。没有内在动力就没有发展活力,没有自力更生就没有真正脱贫,阜平今天伟大脱贫成绩的取得,正是对全体阜平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有力回应。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