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国情怀”种在基层的这片土地上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人民政府 戴冰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因此,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循循善诱,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

家是最小国,有家才有国。“天下之本在家”在2022年这个冬奥之年里,在正月十五万家灯火的日子里,年仅17岁的奥运选手苏翊鸣拿下了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金牌,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回首夺冠历程,苏翊鸣的成功与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是父母的鼓励,让七岁的苏翊鸣在面临大腿骨折的时候没有轻言放弃;是父母的鼓励,让他在刚进入国家队受伤仅要靠轮椅代步时,重新找回了曾经的自信。因此,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极其重要。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和理念等。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灿烂不熄的重要原因。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让我们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什么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线?是什么让年过古稀的李兰娟院士,不顾劳累直奔病区?是什么让基层干部死守在防疫一线不后退?是为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安康。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基层干部守护在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面对疫情,他们迎难而上,守护着丹东的每一道关卡,守护着245.5万人民的健康。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作为敢打硬仗的基层人,就要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怀,要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品质,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敢挑最重的担子,敢拔最硬的钉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百姓之心为心。敢打硬仗的基层人,是知行合一、心中装满家国情怀的人,是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大写”的人。

塑造好家风,共创中国梦。家风,虽因不同家庭文化熏陶而有差异,但就基础来讲却有着共同的传承和源——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沉淀积累出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这个词听起来很神圣,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深情阐述“中国梦”时讲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是对“家国情怀”的通俗解读。如何践行“家国情怀”?请永远记住“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家国情怀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归属感、荣耀感,更应该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不仅仅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表达,更应该是一种奋发图强的磅礴力量。不忘初心,才会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态度,牢记使命,才会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强烈责任感。作为基层党员,应用行动证明“家国一体”,把浓烈的家国情怀投入到工作中去,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真正实现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3-03
下一篇 2022-03-0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