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蜀绣之道”为乡村振兴绣“三幅图”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又新镇人民政府 杨博文

“归去来兮,田园在望,胡不归?”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一文中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样的“宣言”,犹如一场东风,吹拂着广袤的乡野大地,让乡村振兴伟业动力满满、信心倍增。

“蜀绣”是川蜀“瑰宝”,作为党员干部,尤其基层干部,当用“蜀绣”为乡村振兴绣“三幅图”:绣上“生态田园”,绣上“和谐人家”,绣上“赶考追梦”。

一绣“生态田园图”,效仿蜀绣“取材之道”,初心如磐扎根基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乡村最美的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所在。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振兴是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等,都是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的重要举措。推进新形势下的乡村振兴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环境优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乡村的青山绿水,切记不要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既给农民群众营造优良人居环境,也给子孙后代留足发展空间,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这样的乡村,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长久振兴、永远兴旺。

二绣“和谐人家图”,效仿蜀绣“工艺之道”,深耕文化盘活产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首先要看农民群众的“钱袋子”鼓不鼓。农民口袋里的钱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产业振兴”四字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当前,乡村产业基础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各地基层党员干部要立足地方实际,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积极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以及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休闲产业,要引导支持有志人士返乡创业,不断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实现稳定增收,不断增强生活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绣“赶考追梦图”,效仿蜀绣“传承之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乡村振兴的主体在广大农民群众,但是因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人习惯了“等靠要”,而且缺乏“一技之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也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巨大障碍。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帮助农民群众“开眼看世界”,通过“回炉学习”,外出考察交流,农业科技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转变观念,在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变“我要等”为“我要飞”,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改写自身及家庭的命运,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让沉寂的乡村因为这些人的激情四射和示范带动而活力满满、欣欣向荣。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这是我们梦寐已久的乡村富春图。希望在我们党员干部的描摹下,这样的山乡春景能早日从愿景变为现实。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4-06
下一篇 2022-04-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