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 我在基层守望乡村

江西省上高县芦洲乡黄山村选调生 詹艳杰

2021年11月17日,是我来到江西省上高县芦洲乡黄山村的第一天,也是我开启基层工作之旅的新起点。转眼之间,半年即将过去。这半年来,我与黄山村相遇、相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积极融入村干部和村民群众,实现了从最初的忐忑、羞涩到现在的自然、从容的转变。正是在融入基层的过程中,我真实地看见乡村,身临其境,发现当下传统农业村庄的“新”“旧”变迁;真心地品味乡土,调动感官,体验当地自然独特的“酸甜苦辣”;真情地守护乡愁,和基层干部们一道,共同努力留住根脉。

看见乡村,从“他者”视野转向“自在”探索,去实际发现农业农村的真实模样。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工作以后收获的最大法宝。刚到村里工作时,我触碰到的乡村现实与曾在象牙塔里所想象的乡村面貌多少有些不一样。这不仅反映在村庄外观上得益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换新颜”,还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因对乡村社会运行逻辑的切身体会而深化理解。当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想象与真实的乡村图景发生碰撞时,沉下心来、迈开步子,通过“望闻问切”式的观察与思考,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提高工作本领是解开心中所有疑团的不二法则。

品味乡土,从学院“书生”变成阡陌“学徒”,去用心感悟大地母亲的丰富馈赠。当从文学世界走进生活世界时,我始终虚心向学,保持“空杯”心态,甘当乡土这所“大学”的一名小“学徒”。从“鸟兽草木之名”识起,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学习不同时节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重新以实际行动体验和感悟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时间真理。摘香椿,榨油籽,辨别豌豆花、萝卜花,观摩早稻翻耕、育苗等等,及时弥补实践经验,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小詹,摘豌豆不是这样随便摘的哟,要选这种外皮发绿又肥嫩饱满的才好。”每当我遇到知识盲区时,我们村里的群众都乐于倾囊相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怕同在江西,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也颇具差异。南瓜酱、醋泡姜等以前少有耳闻的特产小吃,着实让我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守护乡愁,从“远方”回到“家乡”,去深情凝望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在外求学七余载,领略了南地北国的不同风光,在见证了我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敏锐地发觉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尤其是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根脉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乡村文化不仅是乡村人民的精神归属,还是大多数城市人民心灵深处的“乡愁”。在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能,“把根留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治理命题。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为了留住根脉、记住乡愁,我们村晏家组就地取材,利用老屋、收集旧物,打造一个“原汁原味”的70—90年代晏家生活场景展示馆,记录本村经济发展与村民生活的迁移。这既唤起了抹不去的“乡村记忆”,又能令人感受到今昔的巨大变化。当然,乡愁不单单依附于物,更在于人。目前,乡村“空心化”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过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印象还停留在无数人的记忆深处。为了给予留守老人更多的关爱和照料,我们村集资建造幸福食堂,同时为了方便学龄留守儿童上学,村里还积极建设黄山小学,充分营造了良好尊老爱幼的社会环境。保护好物,照顾好人,方能守护好乡愁。

冬去春来,忽而立夏。时光如水,岁月如流。一次次阡陌纵横间的穿梭,一句句嘘寒问暖般的话语,让我如此真实地触摸民生与贴近现实,逐渐加深了对这片广袤土地的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反诈APP推广、农村电影放映、房屋普查、征兵宣传、社会维稳、厕所革命、养老认证、早稻生产、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在一项项工作的深入参与中,身上的书生气少了,泥土气多了。身处其中,深处其中,我切身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加深了对增进民生福祉的思考。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踏上新征程,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初心、砥砺奋斗,心存枝叶深情,耕耘基层疆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基层工作能力,努力过好“三关”——语言关、村情关和认可关,致力实现与黄山村的相知、相守。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5-09
下一篇 2022-05-09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