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门”到“基层门”的“三转”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涓桥镇四联村选调生 徐玮

2021年大学毕业,第二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选择研究生二战还是报考选调生,一时间迷茫的不知所措,偶然间和朋友的一次聊天,让我深受启发决定成为一名选调生。一晃眼,从刚出“学校门”的青涩稚嫩,一身“书生气”,到步入“基层门”的吃苦肯干,一身“泥土气”竟已过半载。作为选调生的我们,要实现从“学校门”到“基层门”的成功蜕变,必须要在观念上发生转变、身份上发生转换和位置上发生转向。

从“学校门”到“基层门”,观念上要有“得过且过”到“拼搏奋斗”的转变。刚从学校的象牙塔里走出,身上带着未褪去的稚嫩,还没有与社会发生磨合就跨入了基层机关大门。在还没有进入大学生活前,就听说考试“60分万岁”、“少一分挂科,多一分浪费”的流言,平时上完课就回寝室“躺平”,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带入到工作中去,尤其是我们刚到基层,对基层工作完全不熟悉,想要尽快融入工作,与群众打成一片,就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拼搏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不断地奋斗,个人才能获得幸福,民族才能实现复兴。”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归零”心态,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多接几回“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实现从“得过且过”到“拼搏奋斗”的转变,才能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从“学校门”到“基层门”,身份上要有“在校学生”到“人民公仆”的转换。从学校到基层,不仅仅是从“学校门”到“基层门”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身份到人民公仆的大转换。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面对基层工作的繁琐复杂,要从头开始,逐步适应,要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基层工作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从学校到基层,选调生们要担负起责任与使命,不能像在学校里一样由着自己的“脾气”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甩手不干。我们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服务意识,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只有将人民真正的装入“心中”,才能实现从“学生”到“人民公仆”的转换。

从“学校门”到“基层门”,位置上要有“校园课堂”到“田间地头”的转向。学生时代我们是在“校园课堂”学,工作时代我们是在“田间地头”学;学生时代我们是向老师学,工作时代我们是向群众学;学生时代学的是理论,工作时代学的是实践。初入基层,在位置上会发生转向,学习的东西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地熟悉基层工作环境,多观察,多思考,多与群众打交道。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多在“田间地头”走一走、听一听、干一干,多了解老百姓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方能真正实现从“校园课堂”到“田间地头”的转向。

“生逢其时勇奋斗,征程从未有穷期。”广大选调生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实现从“学校门”到“基层门”的“三转”,在基层的沃土上书写出自己的绚丽青春。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5-25
下一篇 2022-05-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