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涵养四个“特质”中修炼“内功”

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 赵燕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并号召青年要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身为青年干部要勇赴基层一线,练本领、学方法、扛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涵养四个“特质”。

涵养“查漏补缺”的空杯心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选调生“初来乍到”基层,阅历尚浅,工作能力不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身边难题缺乏硬招实招。这就要求选调生必须秉持“空杯”心态,摒弃“过关”思想,勤于深查细照自身的短板和弱项,克服“本领恐慌”,既加强理论学习,又强化业务素养,增强干事本领。甘当“小学生”,既向书本学、也向群众学,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俯下身来学,潜下心来学,全面提高“七种能力”,做到政治能力“硬”、调查研究能力“实”、科学决策能力“准”、改革攻坚能力“强”、应急处突能力“活”、群众工作能力“细”、抓落实能力“真”。

涵养“独当一面”的担当意识。“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基层干部要摒除在锻炼中“镀金”的功利心和“小算盘”,善于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解决新挑战、新问题,开拓新路子、新局面,要深挖细掘地方特色产业,用“优势资源之手”推开“发展致富之门”。时刻保持“满格”状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势,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一个个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担当负责,敢于啃“硬骨头”。在田间地头里“蹲苗”成长,在基层“熔炉”中淬炼成钢,从而练就“独当一面”的“金刚不坏之身”。

涵养“穿针引线”的工匠精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作为身处基层最前沿的这根“针”,连接着“上头”和“下头”,发挥着落实方针政策,共谋百姓福祉的关键作用。要涵养“匠心”,做一根能“穿线”的针,即准确把握“上面千条线”,当好上级政策的“传声筒”,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老百姓,使老百姓理解、支持,享受政策红利。要涵养“匠行”,做一根能“引线”的针,即深入群众,关心群众,打通和群众沟通交流的“梗阻”,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把老百姓那些“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真实声音反映给上级部门,时刻为老百姓着想,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涵养“我将无我”的人民情怀。“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总书记从梁家河插队的亲身经历中得出结论:“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这是选调生当前和今后锤炼自我的根本遵循。“我将无我”展示的是真挚的人民情怀,需要一腔赤诚。群众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要放下“架子” 、摒弃“浮躁”,坚守人民情怀,不忘为民初心,到田间地头多走走,到群众家里多看看,要有“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坚持“实”字当先,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用事实说话、一切让实效来检验,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怀感召下,中国共产党定能绘就辉煌中国的最美画卷!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7-16
下一篇 2022-07-1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