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切莫“冒进走偏”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办事处 王云朋

“满镇开着桔梗,蒲公英飞得比石榴树还高,一直飘进山脚的稻海”什么是故乡?在杜牧笔下,故乡是一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春景图,在陆游诗中,故乡是“片片飞花随步远,离离芳草墙上升”的悠然自得之境。在我的心中,故乡如同一串音符,古老而又陈旧,却时刻藏在我内心的最深处,谱写出抒情而治愈的乐章,抚平我的不安与焦躁。亦如一枚小小的邮票,一次又一次地印在记忆的信封上。

如今,印象中传统的乡村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远,乡村“空心化”、耕地“非粮化”、“千村一面”等问题笼罩在地头乡间。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吹响了“集结号”,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农村,诸多的资源开始汇聚农村。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一阵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重视速度的同时更要扎实地走稳、走好每一步。

从“背井离乡”到“乡贤返乡”,乡村振兴首先要治好农村的“病根子”

有些乡村因为就业机会少、发展慢等原因,许多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选择“暂时舍弃”年迈的父母与年幼的孩童奔赴离家遥远的大城市务工,把不舍之情埋藏在内心最深处。乡村也逐渐成为了老人与小孩居住的地方,乡村人才流失“掏空”了乡村的“心”,逐渐呈现“空心化”,故乡也变成了人烟稀少的“老龄村”。

“人才兴乡村兴,人才强乡村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想把“无望的土地”变成“希望的田野”,就需要思考如何把乡村的“空心”填满成“实心”,一方面上级部门应当加大政策扶持,为返乡人才提供应有的保障和补贴。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储备“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优质人才,为乡村发展搭好“人才基石”。

从“舍本逐末”到“秉轴持钧”,乡村振兴关键要保住农民的“命根子”

“那一亩亩金黄色的稻田呈现在世人眼前,一束束成排的稻禾笔直挺立着,串串饱满的谷粒谦虚的向大地躹躬,稻香弥漫在空气中,金碧辉煌的天空和稻田连成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就如同故乡的“独特印记”,“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永远也不会消失。

但如今,有些基层干部过分强调“唯经济论”,压缩粮食搞“经济作物”,造成土地“非粮化”的现象,让记忆中的稻田模样越来越模糊。“洪范八政,食为首政”乡村振兴不能一味追求“经济至上”“舍本逐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做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要向种粮的农民群众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和技术扶持,做到时刻“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让乡村的“稻海”愈来愈广。

从“破璧毁珪”到“特色乡村”,乡村振兴重点要巧用传统的“老样子”

“刷上白墙,换上几句时尚的标语,把充满独特韵味的老建筑推掉,盖网红民宿,村村一个样……”许多基层干部并没有“抓住”乡村振兴的关键,过度模仿“示范村”“样板村”“示范村”,试图搞“蒸馒头”式乡村振兴,导致乡村出现了“千村一面”“村村相同”的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不应该将乡村中具有“代表元素”的建筑、特色产业泯灭掉,而是应当充分挖掘乡村特色产业与文化,保留乡村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手工艺、民俗等,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延续,建设独特韵味的特色乡村,让每个乡村都拥有别具一格的“模样”。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