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眼“生命泉”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委直属机关工委 钱丽丽

再次来到了“杨家湾泉”,恍如隔世。时间的镜头拉到了1995年,那个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家乡缺特别水,离我家1.5公里远的“杨家湾泉”就是全村百姓赖以生存的“生命泉”。

“杨家湾泉”的泉水让人“又爱又恨”,“爱”它的清冽香甜、沁人心脾,“爱”它的无私奉献,无论村民如何贪婪地摄取它,它总是尽最大的努力默默哺育着全村百姓,不求任何回报。“恨”它的泉水总是供不应求,“恨”它剥夺了我的周末和假期。白天时间,当它满足不了全村55户人的用水需求时,它会耍起了“小脾气”,不让百姓好受,去接水要排很长的队,水流得特别小,有时候甚至是一点一滴地流出来,接满2桶水需要3至4个小时。

童年的记忆中,周末和假期都是拿上干粮围着“杨家湾泉”玩耍的,和小伙伴们一整天的收获也就是2桶水,在地里劳作一天的母亲回到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杨家湾泉”挑水,看到母亲把自己排队一点一滴接的水挑回家,那是我最“骄傲”的时刻。清晨,天蒙蒙亮时,母亲就要起床去挑水,因为这个时候去挑水不用排队,并且水流得很大,一会儿就能接满满2桶,也许,这就是它对“最勤劳的人”的特殊奖励。

“物以稀为贵”,那时候我们特别会节约用水,往往是洗完头、洗完脸的水存着洗衣服,洗完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刷锅水存着喂鸡、喂猪,不是只有我家这样用水,村里家家户户都是如此用水的。正因为水如此珍贵,全村百姓也对“杨家湾泉”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农闲的时候,村里百姓会一起清理泉边卫生,还会掏去里面的淤泥,让它干干净净的,也许那就是所谓的“爱的回报”!

2003年秋天,那年我初中二年级,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地方政府和村两委的积极争取和支持下,全村接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健康方便的自来水,“杨家湾泉”也终于完成了哺育全村百姓的使命,我的“周六日”“寒暑假”再也不用去“杨家湾泉”排队接水,母亲再也不用半夜去挑水,洗头、洗脸、洗衣服再也不用想着“怎么洗更节约水”的问题,至此,村里不再缺水了!

曾经养育全村百姓的那眼“杨家湾泉”,它依然默默地流淌着,尽管现在的它对于全村百姓来说已没有往昔的重要,但它是“功臣”、是“元老”,它不仅哺育了全村百姓,还见证、记录了全村百姓在缺水年代生活的印记,它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来时的路”

经过岁月打磨、时代变迁、不懈奋斗,这一刻,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年轻干部的我们,更不能忘了来时的路!要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投身乡村振兴之路,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履职尽责,接续奋斗!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8-13
下一篇 2022-08-1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