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事儿就是“一口气,一分利”

《中国组织人事报》上刊载过一则报道,选调生曾媛刚到村工作就遇到了个大麻烦,村里在开“大搬快聚”征地安置工作会,会议室里争吵的像打仗,小姑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村书记罗根龙悄悄支招:村民就争两样东西,一是争口气,二是争分利。

小姑娘人聪明,学的快,但真正理解这句话还是在独立解决村民老林要求赔偿的事儿之后。老林说自己没有拿到10多年前的一笔补偿款,理由是自己当年没签字,没收到钱,证据是一张领款表的照片,老林态度强硬,情绪激动,恨不得拍桌子摔板凳。小姑娘先稳住老林情绪,然后下定决心,四处求证,翻看10多年前的档案,找到涉及当事人,刨根问底,终于弄了个水落石出,原来是老林的父亲10多年前把土地转让给了另一个村,这部分土地的钱直接打到转让之后的人账上去了。小姑娘拿出当时的协议,找来了当年的会计,老林信服了,连声说:“感谢,时间久搞忘了,给你们添麻烦了。”经过这件事儿,小姑娘心里高兴,成就感满满。

一口气,一分利,说尽了做群众工作的核心内涵。一口气是精神层面的需要,源于自尊心,不能受委屈,不能丢面子;一分利是物质层面的需要,源于利益驱动,不愿吃亏,不能无缘无故蒙受损失。掌握这两点,群众工作的落脚点就有了,“核心秘笈”便尽在手中。无论是新进入社会的选调生、还是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如果没搞清楚这个门道,那做起群众工作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四处碰壁不说,还容易越理越乱,削减干部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导致工作陷入被动。

争一口气,争一分利,论起缘由,即是受历史传统影响,又是人性使然。中国传统自古有无利不起早的说法,又有不蒸包子争口气的俗语;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也是建立在人总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上的。因此,争气与争利不存在道德层面的高下之分,只是普通老百姓的最底层需要。这对基层工作者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左手是政策刚性条件,是“法无授权即禁止”的约束,右手是群众需求,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自由,个中平衡最考验人,也最锻炼人。

作为基层工作者,没有选择和逃避的机会,只能迎难而上,既要脸好看,又要事儿好办,还要有理有据有节,努力在以保护老百姓面子和利益的基础上做到政通人和。而作为基层工作者中的党员,俯下身子,承受委屈,解决问题,更应当作为基本素养,毕竟这是“一切为了人民”的题中应有之意。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熟悉各类政策条件,练好扎实的业务本领,最关键的是一颗真心,真诚的对待老百姓,把老百姓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老百姓就会信任你、依赖你,群众口碑才能立起来,平时对老百姓的事儿“有求必应”,开展工作时老百姓才会“一呼百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潘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7668.html

(1)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