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万工程”中领悟“三个必须”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领会“千万工程”中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从“千万工程”中汲取“浙江经验”,抓住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落顺全面开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阶段的“第一笔”。

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现“剑锋所指,民心所向”的成果转化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20年来每个党员干部每出的一份力就是“千万工程”一次调研成果的深化。“千万工程”每次的工作落实,都是基于调查研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作出的科学决策,正是由于调研带来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浙江走了20年千万群众簇拥和支持的中国特色“康庄之道”。面对“下一个百年”的新征程,我们面对着无数的新问题新启发,作为党员干部要汲取“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积极以调查研究破题应对,坚持善作善成、抓铁有痕的作风,笃行实干地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通过调研推动科学决策破解发展难题。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解锁“丰饶沃土,富美乡村”的致富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必须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用深厚真挚的为民情怀和农民情结挥洒了“千万工程”的第一滴汗水;20年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大笔点明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统一思想和基本路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三农”工作,学习“千万工程”实施之初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脏乱散差”问题为起点,将矛头指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须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保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

“千万工程”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关键,在于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20年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战略目标,造就了“千万工程”这场持续20年的闪亮接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沧海”,20年的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只要真抓实干,方能攻坚克难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党员干部应读懂悟透“千万工程”背后的实干“密码”,保持锚定目标、锲而不舍的勇气,“新官”照理“旧账”,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百尺竿头须进步”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将“千万工程”的先进经验接续到基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Rad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33873.html

(0)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 2023-07-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