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文化血脉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近日,习总书记在《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总书记的话揭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文化,延续文化血脉,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延续文化血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特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断,中华文化传统从未中断。孔孟儒家思想,老庄道家思想流传至今。文字语言从未中断。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小篆,由小篆到隶书,由隶书到楷书,由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的发展,字的构造总是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共同原则。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惧困难,不断进取。从青铜器,铁器等农业技术,再到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科技发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产生优秀的科技发明成果。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大一统观念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自秦建立大一统王朝以来,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并由此衍生出的“兼容并蓄”的命运共同体观念。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古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讲究明德弘道,天下大同,亲仁善邻。只有深刻地把握中华文明的这些鲜明特点,继承和发扬,才能继续推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

延续文化血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从以下几点来深刻理解。第一,彼此契合是结合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来源于不同国度,但彼此之间在价值追求、科学性、开放包容,规律性认识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为相互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两者相互贯通,相互融合,推动双方共同发展。“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文化,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主要形态。第三,“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创新。习总书记曾说:“‘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仁义礼智信、格物致知等精华部分,注入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以及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创新之中。

延续文化血脉,做好文化传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415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1870.html

(0)
上一篇 2023-09-10
下一篇 2023-09-1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