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做“差不多先生”,这种思想要不得

为学之实,贵在践行。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当领导和同事问起某项工作的进度时,一些党员干部经常脱口而出的是“差不多完成了”“基本上做完了”......这种“差不多”的党员干部,是对工作不上心、不尽力。

早在1919年,胡适先生在《差不多先生传》中虚构了一个叫“差不多”的人,代表是一种做事不认真的作风。这个“差不多先生”的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胡适先生在文末做出了评价,如果人人都争当“差不多先生”,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差不多”如果放在现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可能只是懒散的表现,但如果放在工作中,就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从表面上看,这是不认真、不细致的问题,但往深里说,“差不多”的背后是理想信念淡薄、责任意识缺失、纪律观念松懈、为民服务初衷淡化的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这种“差不多”就是思想上出了问题,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工作落实不见底、见底了又不见成效,往往就是从“差不多就行”的思想开始,为后续工作落实不好找借口,渐渐的就有了对工作表现不在意、无所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对待人民群众的工作,我们都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工作状态。”这种“差不多”工作状态,时间久了,工作标准就会降低,党员干部就更需要端正工作状态,这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端正工作状态,首先要从克服散漫作风着手,生活和工作中都要坚决破除“慵、懒、散、漫”的状态,特别是要去掉现在我们当中的个别党员干部“上班不准时、下班挺积极、躺平是常态”的工作“习惯”。其次要有“认真做事”的工作态度,在抓工作落实上更应该认真和细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专注为人民服务,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转化成为信念和追求。”当下,党员干部应该以良好的工作状态、优良的工作作风,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对于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考虑清楚、把握到位,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精益求精,久久为功。

不做“差不多”的党员干部,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组织尽责,党员干部只有厚植理想信念土壤,深浇责任担当养分,下足精益求精功夫,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才能根除“差不多”病灶,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徐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1406.html

(4)
上一篇 2023-10-29
下一篇 2023-10-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