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进校园”引担忧

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引发全社会对于学生校内伙食的高度关注,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而言,校园食品安全是最低要求。

近期,网传江西赣州、广州深圳等地部分学校食堂采用预制菜,一张显示为“琼山区教育系统预制菜有关工作部署会”的会议照片在社交媒体上频繁转发,也引发家长对“政府推进预制菜进校园”的质疑。

这两年预制菜很火,很多家庭平日也买过。猪肚鸡、酸菜鱼、回锅肉……轻轻松松简单加热,就能让家庭餐桌滋味十足。从食品工业的角度来说,严格落实生产管理流程、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预制菜,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然而,消费者偶尔吃,不代表愿意天天吃;自己吃,不代表放心孩子吃;有选择地买来吃,和“在学校只能吃这个”是两码事。受限于现有技术瓶颈,预制菜容易产生营养流失、口味不佳以及添加剂使用较多等问题。

针对“预制菜进校园”事件,有关地方教育部司局负责人回应,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事关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长期以来会同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制定实施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等制度规定,不断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管理。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然而,上述表态并未抚平部分家长的担忧和不满。那为什么学校明知道家长会质疑,还要考虑让预制菜进校园?

答案有很多,比如食堂运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其中也不乏现实压力:一些城市入学人数近几年进入高峰期,今年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入学峰值,上半年多地发布学位预警。在非寄宿制学校,接收学生入校是硬指标,但配建食堂是可选项,有的学校原本就没有规划食堂。学校无法满足供餐需求时,只能采取外包,甚至有学生不得不去缺少资质的“小饭桌”解决中午饭。供餐公司一般由中央厨房当日制作、当日配送,但基于成本、口味稳定、出餐速度等考虑,有的外包供餐公司也开始使用预制菜。根据出生人口推算,入学人数和在校生人数还将持续保持高位。如果没有更合适的解决方案,配送预制菜的供餐公司也许还会增加。

校园食品安全牵动千家万户,校园餐饮的特殊性,在于利益盘根错节的复杂现状。预制菜节约人工成本、食材成本、时间成本等,利润方面可能也要更大。面向社会,推向大众的预制菜,可以接受市场的检验。但在校园里的预制菜,最怕成了滋养灰色生意的“霸王餐”。面向社会,推向大众的预制菜,可以接受市场的检验。但在校园里的预制菜,最怕成了滋养灰色生意的“霸王餐”。为了确保预制菜的安全性,务必建立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控制体系。学校应该与供应商严格履约,确保供应商符合卫生和食品安全标准。同时,现有监管制度需进一步“长牙齿”,细化惩处措施,增大违法成本;还应引入家长监督机制,借鉴餐馆透明厨房做法,让校园餐在“阳光下制作”。

(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道 饶文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5737,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4071.html

(0)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 2023-11-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