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为何越减越“重”

当前正处于年末岁初,又一次到了进入年度考核年度总结“纷沓而至”的时刻。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减负,尽管很多地方下大气力整治,但基层的天平一头是上级部门,一头是群众,已是苦于重担久矣。不禁想问:减负之路该怎么走?

不可否认,为了更好服务群众,很多部门和单位都在探索建立更多系统和提供更多服务,努力把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然而,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一直以来一些形式主义、为基层增添负担的做法依然存在。笔者总结了三种主要存在的、难以攻破的基层减负难题。

“文山会海”。此前,各地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一些单位仍然“钻空子”,让纸质文件变电子文件,监督检查变调研指导,将“减负”流于形式,比如,因为上级要求减少“文山会海”,下面专门要求各单位列台账来统计会议和文件,检查是否各个单位的会议都减少了,造成本末倒置,变相增加了基层干部负担。同时,部分地区的会议更是“不绝如缕”,一个小小的单位三位领导,每人一周竟平均有20场会议,不是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研究工作。更甚者,还存在上面说减少“文山会海”,把时间腾给工作,到了下面践行就变成了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来开会。

“无限考核”。《乡镇政府的应酬政治》一文曾指出,往往上面有什么部门,下面就会有什么检查。大部分的考核是合理的、可操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工作的进展,但是连杂志的征订也需要考核、公众号的关注数量也需要考核,是否存在过度考核的情况。同时,考核工作仍然停留在报告的撰写和简报、工作情况的汇总,都是准备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有数量的考核但是没有质量的考核,很多单位因为考核过多不得已到年底考核任务最重的时候“五加二”“白加黑”地完善考核材料,真正取得成效了吗?让人不禁怀疑这些考核的实效性,不禁想问,领导的作为程度考核了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考核了吗?是否忽略了群众和基层最实际、最急迫的需求?更甚者,会衍生“政治数字”的情况,所谓“政治数字”,就是并非实际情况,而是在政治任务要求下展现出来的数字。比如,要求农村人均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先抛开经济大形势不谈,面对如今的产业转型的需求,大部分低学历的农民工能保住工作已经是“奢求”,何谈每年都能涨工资呢?

“虚无创新”。一是“纸面创新”,一项工作每年更改一个名字,但是内容还是“换汤不换药”。上面下达任务到达基层之后转化为各种各样的表格,导致基层干部“天天在基层,却没空下基层”,纸上内容都是“造出来的”而不是“干出来的”。每一个专项行动每一个任务都需要填写各种不接地气的工作台账,有些工作根本不涉及那么多单位,为了保险硬硬把单位都放进去,加重负担。二是“载体创新”。在外网系统、内网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上级考核要求或领导要求,安装越来越多应用软件,登陆越来越多的学习网站,虽然一定程度上让更多干部接触到新的理论,但大部分实用性不大,单纯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部分上级单位不考虑实际情况,只下达任务和达成目标,达成不了就马上通报批评,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近年来,机构改革工作呈现螺旋式的上升,但随着国际形势逐渐复杂,社会经济不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高质量发展转型相互交织,工作的压力愈发沉重,形式主义有抬头现象,造成基层减负工作难以推进。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缺乏顶层设计,工作重复不断。前部分已经提到的“政治应酬”其实是工作重复的“罪魁祸首”,因为部门与部门之间总会存在交叉的职能和任务,不少材料存在多个单位重复要、多头要,部分考核指标只是稍微修改了名字,但需要提供但材料往往是一样。单位与单位之前既缺少顶层设计的指导,而且互相也不了解彼此的工作信息,最终导致压力都集中在基层被考核单位身上,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上级层层分解的任务会让基层干部被动接受、疲于应对,基层干部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做文章,一定程度上造成短视效应,制约基层发展活力。同时,还存在一种“一刀切”情况,少数上级部门对材料要求还没有统一标准的时候便将任务下发,下级部门准备好材料上交之后又被打回,导致一直在做“无用功”,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影响了考核进展和分数。

领导“畏惧作为”,决策摇摆不定。部分领导干部坚信“不作为保平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在做决策的时候人云亦云,比如参加议题的审议会议,别人说同意他也说同意,不对工作进行研究,到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以后发现工作难以推进,导致会议讨论又重新提上日程,如此往复,不但降低工作效率,而且造成会议和文件不断往返。同时,部分领导对工作完全不熟悉,或者是熟悉了也怠于指导,害怕担责问责,导致单位工作人员得自行承担责任后果,在工作中更加束手束脚,难以提高工作效率,更不提说创新工作方法了。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遇到荣誉往自己身上“堆”,遇到问题和责任就往下属“推”,竟然还存在极少数领导出尔反尔,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自保”情绪严重,只要没有聊天记录、笔记等“硬证据”,责任就不在自己身上。

部分人员“摸鱼”,工作永远在“少数人手上”。体制内因为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小,部分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一直留在基层的干部在工作压力大、基层事务繁琐的情况下就容易“耍滑头”,比如自主降低工作效率、重要时刻突然“消失”、一到有任务时就假装头昏脑涨等等,美其名曰把机会留给年轻干部。大部分年轻干部因为工作干劲足、学习需求高、不懂拒绝,永远是没日没夜工作,造成“工作的永远在工作,没有工作的永远没有工作”,导致年轻干部手上的活越积越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不但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更严重打击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如今,基层不少干部时不时陷入工作意义的挣扎,而形式主义却零星活跃,尤其是身处上级任务不断和基层群众诉求不断的“夹板”之间的基层干部更是深处“至暗时刻”。面对这样的困境,是否有更优化的路径?笔者提出两个浅显的想法。

优化顶层设计。一是要深化机构改革。在部门职能方面要做到准确、合理梳理和区分,避免职能重复和交叉,尽量减少联合部门工作,不可否认联合多部门工作可以集思广益,会让决策一定程度上更合理,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导致职能推诿,互相认为对方部门会完成这个任务,主动或被动地产生“搭便车现象”,另一方面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如果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会造成工作难以推进,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打扰企业或过度叨扰群众。二是要理顺工作流程。文山会海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工作流程未理顺相关,比如,年初设立的工作目标因为在实施中各种环节会出现问题,大部分在年初如果认真思虑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在设立目标时没有做到谨慎、全面,导致如果要完成年初的目标,就需要在会议和文件上不断调整,数量就会“平地而起”。一定数量、合理的会议和文件当然是工作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如此之多的会议和文件,到底哪些是需要的,哪些只是摆设,还需要认真思量。三是要科学设置指标。要认真梳理现有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调整异化考核指标,在合理考核的基础上尽量精简指标,特别是纸质工作上的考核,尽量精简报告汇总,更多将考核体现在群众的满意度和实事的成效上,为基层减负,真正促进基层发展。当然,设置考核指标是复杂且庞大的工作,还需要谨慎斟酌。

建立健全奖罚机制。一是完善能上能下机制。一方面是针对领导干部,要真正把领导干部用在“刀刃上”,不能有领导之名但无领导之实,不能遇事就隐身、遇功就现身。要认真梳理出领导擅长的范畴和不擅长的范畴,一定程度上推动领导之间的流转,形成“能者上,不能者下”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是针对普通干部,为进一步激发想做事、能做事的干部的积极性,要真正促进有为的干部在“市场”上流转,全面提升其工作能力,为想要干事创业的干部打造相对公平的平台。二是严肃处罚机制。大部分“老油条”之所以“为非作歹”,心无敬畏,主要是目前的处罚机制不够完善,实施力度不够强,一定程度上滋生其侥幸心理。要进一步严肃处罚机制,真正在其利益上“下刀子”,而不是口头警告或者放任不管,让这些不作为、不担当的干部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但是处罚机制也需加点“人情味”,要在充分考量、研究干部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判断,避免造成误判、误罚。三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一部分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一定程度上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能是之前受到处罚而停滞不前,也可能是看到“以案释法”,没有理解透彻,导致“畏惧作为”。一方面要保证容错纠错机制公开透明运行,让权力在“阳光下”实施,让这部分想干事、能干事的领导干部放宽心、敢前行。另一方面,要在容错纠错机制执行中加强组织关怀,在基层实践中逐渐完善制度,激发干部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压力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动力。

基层减负是一个长期命题,需要用系统思维和向下延伸的举措贯穿才能达成实效。基层的工作落脚点说复杂也负责,说简单也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民服务”,要把重心放在人民群众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成效上,这才是基层这一天平应该倾斜的方向,才是为基层减负的最终目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不择沃土 不弃贫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0639.html

(0)
上一篇 2023-12-15
下一篇 2023-12-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