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三个务必”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但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文化趋势的多样化,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无数挑战和考验。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精神支撑,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要做到三个务必。

务必保持对传统文化科学扬弃的态度。千年传承的历史文化,既有长久孕育精华,也有不可避免的时代糟粕。如严苛的礼法,男尊女卑的不平等思想,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流逝于时间长河之中,成为历史与记忆,却不再传承。因此,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不应一味的弘扬,而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将真正的优秀文化传承弘扬下去,为当今、为后来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务必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传统文化的再生需要文化自身的创新。近年来,我们看到借助互联网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被盘活的故宫文化IP周边产品,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云南丽江将一款AR探索游戏与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结合,把虚拟空间嵌入实景线路,结合游戏叙事开发消费场景;拿起精巧的洛阳铲,拆开热销的文物盲盒“挖土”……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文化在今天新生的表现形式。立足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务必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有的地方由于对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一些历史文物遭到破坏、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消失。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也要培养专业性强的专家型人才,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力量,提高保护水平,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古文化街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研究传承基地和相关博物馆建设,使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就是守护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天凉好个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4477.html

(0)
上一篇 2023-12-28
下一篇 2023-1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