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话与说好”话“

“说话”起源于唐、宋时代,起初是指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相当于近世的说书。关于“说话”的解释有12种,而生活中关于“说话”解释更多的是用语言表达意思,发表见解和交流交谈。既然是表达意思,交流交谈,那就应该说好话。那么是要说“好”话,还是要说好“话”呢?前者强调的是“好”字,是指话要说得好听,每个人都喜欢好听的话,排斥不中听的话。后者强调的是“话”字,是指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情感的声音,把这个话运用得当,就是说好“话”。

说“好”话是阿谀奉承,容易使人误入歧途。爱说“好”话的人往往华而不实,没什么真才实学,对上级的观点不假思索,不知对错,夸大奇谈,专讨领导开心;对下级的工作拿不准,一点小成绩就盲目称赞,过度表扬,助长其骄傲自满之心;犯点小错误就大加指责,以点概面,导致部属产生逆反心理,不愿跟着干。唐朝大臣李林甫,不学无术,就会说“好”话。他勾结宦官、妃子,探听宫内消息。唐玄宗在宫里说了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摸了个底。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的时候,他都对答如流,简直跟唐玄宗想得一样,唐玄宗听了自然舒服。在李林甫的奉承下,唐玄宗找个借口撤了忠臣张九龄宰相一职,让李林甫当上了宰相。李林甫当宰相的十九年间,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了重用提拔。就是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由兴旺转向衰败。可见,说“好”话的危害之大。历史上会说“好”话的人有很多,清朝的和珅就是典型的会说“好”话的人物,由于能说会道,深得乾隆皇帝的宠信。利用这一点,他贪赃枉法,肆无忌惮。到乾隆垂暮之年,和珅更是被清人称为“二皇帝”,就连嘉庆都掌握不了实权。然而,当乾隆驾崩,嘉庆登基十五天后就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最后赐和珅自尽。可见,靠说“好”话打下的根基是不牢固的,最终没有好下场,还会落得个遗臭万年。相反,用说好“话”立足的纪晓岚却流芳百世,受后人敬仰。

说好“话”是刚正不阿,会使人不断成长进步。说好“话”的人往往为人坦率,才华横溢,直言敢谏,一心为单位建设建言献策,对领导错误的观点敢于提出来,对部署的工作能有效指导。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刚正不阿,专抑制豪强,安抚穷苦百姓,深受百姓尊敬和爱戴。在他任浙江淳安知县时,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来到淳安驿站住宿,由于招待不周,竟把驿吏吊在树上示众。海瑞听闻此事后,带人来到驿站,看到十几个贴着“江浙总督府”封条的箱子,立刻就明白了。于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喝道:“哪里来的狂徒,如此放肆,捆起来!”。胡公子说:“谁敢捆我,我是胡总督的儿子!”,海瑞没有理他。将他困后,叫人打开箱子一看,里面装有千两银子,海瑞心想:这些银子肯定是沿途敲诈所得。于是把脸一沉说:“想那胡总督一向清廉,教子有方,哪会有你这样的儿子,你分明是冒充的!来人,给我重打20大板。”,几个衙役打得胡公子呼爹喊娘。打完后又将其驱逐出县,所有银子充公。胡宗宪知道此事后又气又恨,但又怕事情传出去毁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海瑞用他的几句好“话”压制了强权,又保全了自己。

说“好”话危害虽大,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领导者对这一现象视而不见,纵容其腐蚀、败坏单位风气。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成效不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持续推进,在前进的道路上广大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修养,祛除功利心态,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看自己是否为人正派;要勇于公开揭露说“好”话者的言行,净化单位风气;正确对待说“好”话的人,充分利用好“话”提高他们的修养,使其回到正轨上来。广大党员要加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增长知识,有效抵制“好”话,说出一番好“话”,积极传播正能量,努力为单位建设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330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4939.html

(0)
上一篇 2023-12-28
下一篇 2023-1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