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望闻问切”仁医之术开经世济民之“良方”

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进入“关键期”,调查研究多处于“深入期”。而调查研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工程,从研究对象范围、实施步骤方法到结果整理分析等都有科学安排,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研究方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始终保持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开展调查研究,做到“望闻问切”察实情、“对症下药”出实招、“立竿见影”显实效。

“望”者,观之于全貌,见之于总体,以获表象认知。“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势,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望”就是获取材料的一种方式,我们要眼睛向下,带着目标、问题,向基层“望”,“四不两直”,直插基层,既看规划路线,又看随机路线,看真实情况,获一手材料。“望”还在于看全貌,看相关文献资料,如研究一镇或一县域之经济社会发展,比较选择产业优势,扬长避短,实现错位发展,就可观其《乡志》《县志》《年鉴》等材料,从历史到现实、从局部到系统、从片面到全面的对其有一个基本认知。避免落入“盲人摸象”的陷阱,纠正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工作作风。

“闻”者,听之于各方,闻之于个体,以获具象材料。针对调研课题,开调查会,兼听各方,大有裨益。东张西望,道听途说,走马观花,是断然得不到完全知识的。参加调查会的人员一定是包括各层面的、精心选择的、熟悉情况的、经验丰富的、能讲真话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才有开好调查会的基础条件。被选择参加调研会的人员都是敬爱的“先生”,我们作为“学生”是必须“放下臭架子”、满怀热忱、充满求知渴望、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这样他们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才能获得丰富详实的调研材料。

“问”者,求之于不知,问之于未解,以获深度材料。无论是开调查会、个体访谈,还是随机走访、口头询问等,都需要针对调研主题有特定的调研纲目,有必问必解的条目。必须做到自己口问手写,同到会人、访谈人、走访人等展开讨论。以“为人第一谦虚好”的谦和姿态发问求解,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渴望问实问细,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民情怀问准问深。问是一个解惑的过程、求证的过程,也是发现“新大陆”的过程,要大胆发问,小心求证。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没有清晰的逻辑思维、爱民的赤子情怀、坚韧的品德意志是断然做不好的。

“切”者,辨之以真假,研之以可靠,以获据实真情。“三分调查,七分研究。”除了通过深入基层、企业、工厂、社会各层面“眼看、耳听、口问”获取鲜活的材料,还需进行“切脉断症”。对材料进行“精加工”,避免“闭门造车”式的空想和片面的理解。要基于客观实际,而非主观意愿,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展开科学辩证研究,以此揭露表象事物的真相,找到调研课题的真实问题所在、真正症结所在。

“对症下药”出实招,“立竿见影”显实效。“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我们的调查研究就是在于获取已知的、实践过的、被实践证实了的、错误的或者正确的经验材料、认识材料。凭借客观的事实,然后带着我们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再认识、再加工、再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这种认识到的东西,实践过的事物,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开出对症的方子,指导我们再实践,力求“立竿见影”显成效,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觉今是而昨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76087.html

(0)
上一篇 2024-02-01
下一篇 2024-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