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共同缔造理念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随着“共同缔造”活动的不断推进,我不仅了解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更拉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真正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

“共同缔造”的根基在“共”。“共同缔造”活动的实质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群众“共”治是“共同缔造”活动开展的首要条件。一是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如果说社区是基层治理的运转机器,那么群众则是该机器的发动机,是基层治理运行的内在动力。在“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之前,社会治理工作中居民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有效彰显,往往只是作为各类“政策”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重点深入楼栋之中、居民家中,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二是建立“面对面”沟通渠道,不仅仅是通过社区反馈了解群众需求,我们也可以召开居民议事会、恳谈会,设立群众网络信箱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居民群众以合法合规的方式随时向街道及社区表达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居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及时反馈群众意见,针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而是要想办法去解决群众的困难。虽然在工作中我常常会碰到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群众协调,并及时与群众沟通工作的难点,让群众知道自己的意见是被重视和采纳的,增强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信赖程度。

“共同缔造”的重心在“缔”。“共同缔造”活动意义是将“要我做”转变为“一起做”,使多方力量有效聚合,共同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一是加强党建引领,社区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年龄较大的退休党员,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鼓励他们担任各自小区的联络员、宣传员、调解员,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周围居民做表率,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二是构建良性基层组织,深入挖掘社区内部的有才之士、热心人士等,立足社区居民实际情况及“聚居性”的空间特点,搭建各具特色的社会组织,比如“孤寡老人关爱小组”、“互联网帮助小组”、“文艺特长小组”、“法律调解小组”等,实施情感治理,加强情感投入,注重情感互动,借此催生社区意识和共生关系,打造同质性的社区共同体。三是做实多元主体共治,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工作需要进一步理顺各组织间关系,形成并完善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委员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众活动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架构。同时,因地制宜优化各组织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提升各治理主体专业化的同时,提高参与治理工作的吸引力,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等,实现对工作能力和社会价值的认可。

“共同缔造”的未来在“造”。“共同缔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打造幸福、美好、安全的城乡环境。一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在社区、村走访可以发现,需要帮助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人与小孩,他们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也是在社区、村度过。通过“共同缔造”活动,我们可以按照群众需求,厘清重要性,逐步推进辖区内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宣传,营造社区文化氛围,盘活周边文化资源,提升辖区的文化活力,增加文化供给,结合居民的文化程度、年龄和兴趣偏好等不同的因素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如开展“周末读书会”、社区免费医疗、课后托管等志愿服务;在开展活动的同时,通过宣讲、播放语音等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精神文化,让居民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素质,约束自我行为。三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平台,社区宣传栏、电子屏等方式及时公开基层治理的相关信息,让居民第一时间掌握获取本社区的工作动态,让居民充分的融入和参与进基层治理事务中,信息的共享不仅提高居民的话语权、知情权,更是居民的监督作用的体现,同时对于居民反映的不足之处,更要立即进行整改,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只要我们坚持以“五共”理念为遵循,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党群一心、干群一心的强大合力,一定能够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纸坊街道办事处 张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j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8120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8
下一篇 2024-02-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