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废水步上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出路”

2023年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中,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2024年第1期的《求是》杂志,同样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要表述,可见当下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与民生意义。

当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下沉到乡镇基层中去,更应着眼于细处、微处,走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真正将建设美丽中国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联系,从以人民为中心做起、从生产生活的提质增效做起、从乡风文明的转变革新做起,以群众切身体会到“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工作目标,引领推动他们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首要的便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以我省的“六水共治”重点工作为切入点,保障好我市淡水养殖尾水绿色排放,巩固提升“六水共治”治理成效,助推渔业高质量专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东阁镇积极探索、开拓视野,着眼于天伦村3571亩鱼塘,在本年度末以“镇政府+村委会+养殖户”的合作模式,开展淡水养殖尾水集中处理、引水灌溉项目,变废水为“宝水”,打通“新出路”。

长期以来,尾水处理排放大多由养殖户借助政策补贴自行建设“三池两坝”设施,存在各户鱼塘集中导致工程用地不足、个体建设出现技术堵点、管理分散下偷排情况偶有发生等难题。东阁镇经过多方调研,与村集体及养殖户开展数次意见征询,开辟了“镇政府+村委会+养殖户”的合作模式,创新性地将密集型鱼塘统筹规划、整合管理,“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前期投入近80万专项资金用于鱼塘租赁费用、移坝移塘工程、土方坝门建设等“地基式”开销,计划将3571亩鱼塘尾水集中抽运,经由处理池过滤后引入下游共2000多亩撂荒地灌溉盘活,再结合招商引资、企业入驻,从源头实现水资源再利用。同时扮好“中间人”角色,建立完善相关协议及管理运维办法,做好养殖连片区尾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项目的投资建设及监督该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通过征收养殖户的尾水治理费、维修费等实现资金回流,保证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首先,东阁镇建立的全新合作模式是让“渔业废水”化身“生态活水”的秘密武器。治污水作为当前“六水共治”的主战场,狠抓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我省全域综合治水的重要部分,东阁镇基于“三池两坝”技术,改变推进农业污染源治理“只堵不疏”的理念,不仅当治理污水的“监督者”,也要当“活用污水”的“创业者”,把握好生态效益同经济社会效益的关系,对天伦村养殖片区成立集中治理板块,以环境友好型处理技术,贯彻落实联动合作的新型节水治水理念,积极探索“两山”理念实现路径。

东阁镇不仅将保障养殖户经济来源与鱼塘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更是有机结合了“净污排水”与“农业用水”,通过深入调研掌握下游农田闲置缘由,摸清少水导致撂荒的底数,确保合作模式的建立符合民生实际、解决民生问题,有效扩容闲置农田开发所需水体,为耕地“苏醒”创造条件,为农民致富拓展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翻开“非粮化”整治工作新篇章,不但“管住水”,更要“用好水”。

再者,这一合作模式是从“单方投入”到“共同创收”的重大转变。作为我省的重要工作,“六水共治”长期以来以公益性的利民惠民项目形式开展,东阁镇所开拓的合作模式则创新思维,从中收获“第一桶金”,成功将治水融入集体经济。一方面,东阁镇在项目运维中坚持树立“谁养殖谁治理”的共识,以“代加工”站位,统一按120元每亩每年为标准收取尾水治理与维修费用,本年度已合计收到39万元,扣除来年项目款项后,预计三至五年内可完成全面回本创收目标。另一方面,东阁镇在治理过程中持续“两手发力”,将“镇政府+村委会+养殖户”的合作模式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挂钩,最大程度发挥好联农带农作用,注重鱼塘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同时,鼓励企业参与撂荒地复耕开发,为村民提供空余岗位,助力“家门口就业”,并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升级改造实现创收,提升群众积极性与配合度,让水“活”起来、产业旺起来、村集体富起来。

后续东阁镇将着手于配套设施与长效机制建设,确保项目工程向纵深推进。第一,做好处理池承水能力测算,制定应急集中排水及突发气候情况处理预案,确保处理池及农田有效消化净化尾水。第二,做好循环用水装置配置,多措并举保障尾水排放后的塘水补充来源。把好排放量与灌溉量之间的“天平”,就是把好养殖户产业的“生命线”,合理安排、协同处理,才能推动项目长期落实。第三,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及周边路面硬化,整体提升配套设施水准,将“六水共治”与全域土地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融合起来,全面改善、提升东阁镇的乡村生态面貌。第四,以村集体收益“反哺”农村,将收入转投在帮扶资金、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以及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切实提升村民生活水准,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行而不缀,万里可期”,在“百尺竿头”上更进一步,实现从“美丽经济”到“美丽乡村”的跨越,把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实实在在送进万户千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229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175290.html

(0)
上一篇 2024-01-31
下一篇 2024-01-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