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武松:“广场舞”舞出漆树村乡村文化振兴新动力

改革开放40年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深。然而,广大农村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滞后,“空壳化”、“老龄化”等现象日益凸显。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环境下,如果没有国家的顶层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干预,乡村甚至于农业就会自然地衰落下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振兴的五个路径,其中就突出要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民。漫漫五千年,传统农耕社会的发展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远古社会,乡村文化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并在乡村治理、村民教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文化也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对老一辈而言,乡村文化是落叶归根的情愫,是乡愁的寄托。对于年轻人而言,乡村文化是对安详、恬静与充满人情味生活的美好向往。

自今年3月份在昭通市彝良县角奎镇漆树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我切身体验了以“广场舞”为载体的乡村文化振兴之旅。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用心、用情、用力”的帮助下,漆树村——一个集老少穷于一体的深度贫困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活动场所及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让村民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每天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的村民,约上三五好友,自动汇集在一起,点上音乐,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开怀畅舞,舒展疲惫一天的筋骨,享受片刻舒爽、宁静的美好时光。广场舞来得虽晚,却恰在适宜,它的到来给昔日里宁静的村庄带来了活力和激情,成为了漆树村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漆树村委会在5月13日“母亲节”这一天组织举办了“广场舞”比赛。所参加比赛的妇女在平日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面朝黄土,背朝天,为家庭、为生活挥洒汗水辛勤耕作的农民。生活的重担已然让她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是永恒不变的生活主题。然而在活动现场,她们个个都是脸上溢满笑容的舞者,虽然动作略显僵硬,动作也不够协调,却浑身散发着自信与活力。在乡土这个大舞台上,舞动美丽,舞动活力,跃动的身影无不让人感受到芳华的美好。我深深感受到农民的精神家园除了需要亲情的互动,更需要丰富的业余活动,以及被尊重,被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想,新时代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仅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充盈。广场舞,不仅加强了漆树村村民间彼此的联系,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人们内心文化自觉意识,给乡村文化的建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广场舞,舞出了漆树村乡村文化振兴新动力。

以广场舞文化为代表的新兴乡村文化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广场舞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形式,值得鼓励支持,引导农民朋友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内涵,从而丰盈乡村文化肌体是我们接下来应该开展的工作。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所凝聚的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和正能量,讴歌抒发劳动人民情怀,展现乡村文化新气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仇武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grassroots/2048.html

(14)
上一篇 2018-05-18 23:34:12
下一篇 2018-05-24 23:27:0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