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破题”之笔为乡村治理“画龙点睛”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人民政府 黄苑

“过大年咯!”平日里宁静祥和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一时间锣鼓喧天、礼炮齐鸣、烟花漫天,两条龙灯你追我赶,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八年来,石板镇老百姓第一次自发组织“玩龙灯”活动,热火朝天的气氛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不少暖意。为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石板镇创建了9个红星自治示范村民组,以“破题立新”的思路打开了镇党委主推,社区党总支主抓,村民组主治的崭新局面,大大提升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了乡村基层治理效能。

破“治理无着”之题,立“规矩”之新。原来石板镇的一些村民组卫生环境较差,占道施工的建筑材料长期堆放,每逢村民组有人办红白事,低俗活动屡见不鲜;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村民较多,春节前后家庭、邻里、感情等矛盾纠纷屡屡出现。自从建立了红星党小组、红星管事组,党员群众自行出资兴建了红色议事厅,召集群众举办了数十次“围炉恳谈”活动,通过逐一发言,集中表决,针对在组内普遍存在的各种现象,一条一条形成了组规组约和“党建+村民积分制”等制度雏形。红星管事组通过“认岗定责”,进行了内部成员分工,其中有管学习的“教导员”,有管文艺的“宣传员”,有管内务的“后勤员”,有管矛盾的“劝解员”,有管经济的“会计员”,有管秩序的“安全员”……大家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维护家园的卫生与和谐,推动家园的发展与进步。

破“思想无形”之题,立“文化”之新。农村常住村民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生活明显落后,虽然一直保有灯、马灯、牛灯、花灯等传统民俗文化,但经历时代变迁,逐渐没有人带头把这些传统民俗拾起来继续传承下去。现在红星党小组、红星管事组建立了,总算有人“摇旗呐喊”,村民的心里有了依靠,组织的作用得到发挥,他们决定把老一辈留下的传统民俗继续传承发扬下去,村民自行出资购买制作了龙灯、马灯、牛灯、表演服装等活动道具,身强力壮的男性同胞组建了一支舞龙队,能歌善舞的女性同胞组建了一支文艺队。各类文艺活动把村民组群众的心聚在一起,开展了多次互动宣讲活动,推动新时代新思想深入人心,推动各项最新惠民政策举措落地落实,党的声音在这里从“传得出”到“传得深、传得广、传得响”,镇内一棵长期以来无人看管的百年古树,也被村民自发保护起来,改造成了传播党的思想理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破“发展无依”之题,立“产业”之新。石板镇为发展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通过“五个一批”(“服务项目”壮大一批、“发展产业”壮大一批、“基金运作”壮大一批、“资源开发”壮大一批、“生态经营”壮大一批)稳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石板社区的示范点上,利用土壤湿润肥沃、水源充足安全,种植条件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垦撂荒地150余亩复耕复种,种上玉米套大豆种植,让群众撂荒多年的土地得到复耕,解决了群众在家灵活就业的问题。特别引进旺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38亩“红星大棚”,解决了近百名劳动力就业问题,形成“党小组+公司+农户”的经济模式,人均每年增收5~6千元。大棚里冬天种植羊肚菌,今年立春后喜获丰收,曾经的撂荒地上都刨出了“软黄金”,散发着羊肚菌独有的香味。随后计划轮种辣椒、西瓜、水稻等作物,确保土地不撂荒,农民不减收。可观的劳动报酬也吸引了部分在外年轻劳动力返乡就近就业,有人就有希望,现在的田间地头整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悉,石板镇将持续深入推进红星自治示范村民组建设,组织建设要“红”,思想文化要“红”,产业发展要“红”,老百姓钱包里的票子要“红”,老百姓脸上的洋溢的笑容要“红”。在这座青石板组成的小镇上,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模式正在逐渐形成,一步步向着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大踏步前进。

(0)
上一篇 2023-02-24
下一篇 2023-02-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