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感悟:在“翠绿竹林”中探寻“基层动力”

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人民政府选调生 肖晓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声春雷吵醒了睡意,看着窗外淅沥的小雨,闻着湿润的空气,细细感受着春天的到来。半年前,刚踏出校门的我也是带着这样的“新鲜味道”走山路、听村情,开始了在“竹乡小镇”的选调实践生活。半年后,在基层走访中穿过清晨云雾,走进春天的“翠绿竹林”,回望来时路,在基层广阔天地里感到的是无限的未来生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怀揣理想,初入基层,春笋正露头。

初到基层,肩上是饱含书生气的双肩包,似懂非懂地听的是“方言俗语”,面对的是复杂而又具体的“村情民意”,思考的是如何帮助脱贫户提高收入。种种思考,在下村走访的实践中,我找到了“个人答案”。作为一名选调生,正应如初春“露头”的那一棵棵春笋,遍布在基层泥土里扎根生根。每每走访穿梭于“竹乡”的盘山公路,既细思着村民们曾经居于“深山老林”的生活之艰,又惊叹于前辈们“脱贫攻坚”的决心之大。接过时代接力棒,肩负重任,继往开来,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就是我们这一代选调生扎根基层、服务人民、践行初心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初经磨练,身兼数任,竹茎正扎根。

饱读数十年诗书,带着“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的满腔热血,在我经历基层工作的第一次低保核查、第一次助缴医保、第一次纠纷调解等无数的“第一次”中,许多挫折与难题紧随而来,真正体会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的深刻含义。在那样的日子里,心中看似理想的“大道理”也被群众们的一言一语全盘否定,自己在大学“象牙塔”的所学所记也似乎毫无施展之地。而一切有了转机,依靠的是长期冲锋在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有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本村老支书,有“退休不褪色”关心下一代的“五老”,还有“吃住在村”的驻村工作队。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才能时刻带上随身的“村情日记”出发,尝试着从“大学书生”转变为“基层门生”,在这一方沃土中历练实践,真真实实用心领悟,勤勤恳恳农田学锄,提高自己的乡村生活经验与基层工作水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正值青春的我们更应该向下扎根、勤学苦练,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事无巨细,胸有成竹,竹林正成荫。

记得刚任职不久后的第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还未褪去“青涩”气息的我第一次来到村集体经济的流转土地,看着村里前辈们种植油菜籽,从翻土打坑,到撒灰施肥,一环接着一环。在村民们言传身教中,不会熟练务农的“基层门生”也学得有模有样,逐渐融入农忙队伍中。在小半年基层工作中,经历疫情值守、上门送药、低保核查和林地纠纷调解等一件件民生小事,做好前期的“调查研究”和身体力行,如今也学着前辈们的样子日渐娴熟地处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如今“我有胸中十万芊”,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基层工作方法。如今,我也学着用前辈们的“土方法”“土方言”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服务西部的青年新“仁”。我相信,只要有王传喜“勇担重任”的毅力、黄文秀“扎根基层”的真心,以及像无数青年先锋一样,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始终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自觉担当尽责,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综合治理的“急先锋”、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就一定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0)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