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渚文化之“实”巧解乡村经济发展之“钥”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委组织部 徐克镜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乡村振兴的崭新征程上,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广大基层干部要置身于五千年传统文化之林,以“良渚文化”为切入点,推开“文化之窗”、轻叩“共富之门”,以良渚文化之“实”巧解乡村经济发展之“钥”。

从“寂静村落”到“诗和远方”,逐一场“绿水青山带笑颜”的生态梦,巧解“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绿色经济增长密钥。漫溯千年文明,环游钱塘北岸,在浙江余杭之心,良渚文化熠熠生辉。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程,直接保护范围达100多平方公里,这是良渚古城外围的大型水利系统。在古城建设之初,它们就已被规划好。“道法自然”的理念在良渚文化中得到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基层干部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坚持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持之以恒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让美丽乡村成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生态样板,成为见山见水见乡愁的美丽田园,激活乡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引擎。

从“小桥流水”到“富民强村”,逐一场“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发展梦,巧解“百业兴旺笑开颜”的产业经济增长密钥。“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文化潮流迭代出新”。“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聚焦大遗址保护利用全生命周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运用3D打印技术来“复原”木构件,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戴上AR导览眼镜,良渚古城的生活痕迹和前世今生迎面而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自主研发及联名文创产品达700余款,“良渚热”持续升温……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干部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在产业谋划上下足“巧”功夫,通过农文旅融合开发、智慧农业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打造、非遗产品开发、“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创新等手段,点燃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增强共同富裕“内生动能”,让乡村成为村美民富的“世外桃源”,形成“搞活一片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的效应,让乡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从“衣食无忧”到“和乐静美”,逐一场“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幸福梦,巧解“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村经济增长密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玉文化是泱泱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良渚古城遗址中出土的诸多精美玉器,是中国玉文化史前高峰的遗产,除此之外,埋藏地下、储量可观的炭化稻米,也印证了兴旺的稻作农业,和手工业遗存共同成为社会分工复杂化的写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复杂工程,也需要有此等“匠心”。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广大基层干部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行“支部+新型职业农民+农户”发展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对农村种养大户、企业技术骨干开展培训,引导更多本土农民朝着职业化“新农人”的方向发展,让农村能人真正“聚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引领乡村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3-12-15
下一篇 2023-12-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