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减负”止于“空号”

辽宁省抚顺市委组织部 宋昊承

“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基层是服务百姓群众、推进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前线。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本应深入农村、融入群众。但不知何时,文山会海、报表报告、调研检查,让广大基层干部从扎根群众的“泥腿子”变成了办公室里的“笔杆子”。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材料、迎不完的检,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办公室时间待久了,和群众的关系变疏远了,有的群众甚至抱怨基层干部下乡少了。

“基层减负年”以来,党中央提出要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要将基层干部背上的包袱卸下,让他们回归群众、服务群众,以更多热忱投入民生服务,以更灵活思路应对改革挑战。但在日常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存在,干工作拖拖拉拉、遇问题推诿扯皮,一些形式主义现象改头换面、隐形变异、屡禁不止,干部群众反映强烈。要想切实打通基层减负“最后一公里”,就要在转变思想、优化形式、强化监督方面下功夫,全力做好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

聚焦转变思想,把准方向不偏移。要树牢思想根基,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向同力、同频共振,把牢崇尚实干、注重实效的鲜明导向。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干部宗旨,听一听基层声音,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要明确“减负”不是“减责”,为基层减负松绑并不是完全不搞检查、不搞调研、不搞指导。凡事皆有度,适度的检查考核有利于促进基层的工作,切实将检查考核、指导的过程转化为基层推动工作的具体能力。

聚焦优化形式,精准施策出大力。注重关心关爱,要肯定成绩、肯定干劲,鼓励多历练;要指出缺点,多些指导、想办法帮助克服,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注重求真务实,对工作任务,不拔高加码,多给基层发必答题、出填空题;对出现的问题,不扣帽子,说真话、讲实话,让基层干部口服心服。注重换位思考,从基层角度看问题、做决策,要懂得张弛之道,该放松时要放松,以利再战;为他们撑腰壮胆,为“敢担当者”担当,让他们心无顾虑,放手干、大胆闯。

聚焦监督问责,对准症结下猛药。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要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伤,通过明察暗访、信访举报、网络舆情、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从根子上破除形式主义的顽疾,做好对减负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谈话提醒,对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党员干部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严肃予以处理;对反映强烈、问题典型、舆情聚焦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真正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

(0)
上一篇 2021-04-25
下一篇 2021-04-2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