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山下乡”中做实“三懂”再扬 “三风”

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人民政府 黄俊淇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全体扶贫工作者充分发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精神助力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而如今,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已然交到了广大驻村干部的手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强调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为顺利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艰巨任务,驻村干部应在苦干实干中不断磨砺自我,做到“懂群众、懂实际、懂进步”,坚持不忘初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懂群众,以“为民服务”的宗旨传承“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力量之源、生命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广大驻村干部应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积极向人民群众“取经求教”“嘘寒问暖”,懂群众所需,想群众所求,秉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情怀为群众“排忧解难”,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团结群众赢得民心,使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同心同行。

懂实际,以“知行合一”的方法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位驻村干部都该做工作中的“实干家”,不能“走马观花”浮于表面,而应自觉卷起裤腿深入田间地头、挨家逐户走访,真正了解基层实情,懂得实际才能为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把好方向、找准定位、明确思路。“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乡村振兴暂无经验可循,广大干部都是“先驱者”,既需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并勤加思考,又要将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细致调研、大胆创新、小心实践,在“知行合一”中探索出一条“止于至善”的振兴之路。

懂进步,以“知错善改”的态度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让人清醒的一剂良药,也是让人进步的一盏明灯。干部初入基层也许会受到误解、遭到批评,但应保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去面对,在改正错误中改善群众印象,追求自我进步,实现自我“净化”。同时,也应将这一良好作风在基层组织中发扬。驻村干部应融入基层组织生活,与“班子”成员坚持“团结—批评—团结”,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互相批评,互提意见,互促整改,推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担当作为,建强党在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激发调动其在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同志曾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另一点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当代干部应深入基层一线,懂得实际,懂得群众,懂得进步,担当起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争做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奋力开拓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实践者。

(0)
上一篇 2021-05-25
下一篇 2021-05-2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