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党建引领 植好民族团结“五朵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县莲花镇人民政府 全澍明

红岩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甜蜜柿业”核心区,是有103户407人的瑶族村。近年来,红岩村以基层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工作,采取“五抓五促”工作法,植好民族团结进步“五朵花”,走出了一条“党建+民族团结”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十大魅力乡村”“中国乡村名片”等多个荣誉。

抓实体促产业兴旺,植好“致富花”。一是强产业保增收。党员带头做大做强月柿产业,建成“恭城月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3600亩,带动周边村屯种植月柿面积超3万亩,成为月柿交易、加工、贮藏、运输的中心。二是搭平台促增收。成立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引领16户脱贫户发展月柿产业,形成“支部引领、合作社控股、农户入股、村集体占股”的经营模式,促进户均增收最高达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元。三是兴农旅拓增收。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成立旅游协会党支部,建设了月柿博物馆、柿子博览园、瑶寨风雨桥、滚水坝等公共设施,累计接待中外游客700多万人次,实现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其中旅游收入占50%以上。

抓风貌促生态宜居,植好“美丽花”。一是高标准规划新村建设。党支部将村民组织起来,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新建民族风格楼房85栋,修建小花园、小菜园、小草坪20多个,实现村庄庭院花园化,成功打造AAAA级景区。二是大力开展“三清三拆”工作。重点对影响村容村貌的危旧房屋、残垣断壁进行彻底拆除,共清理垃圾256处,清理鱼塘2个,清理沟渠2312米,拆除危旧建筑4处,拆除残垣断壁5处,拆除违法广告牌7处。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由党支部牵头,针对环境突出问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每月开展卫生评比活动,设立环境卫生“红黑榜”,评比结果通过“红黑榜”予以公布。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抓阵地促乡风文明,植好“团结花”。一是抓牢思想阵地。党支部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支部“三会一课”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套路交流的方式,累计开展教育培训12场,覆盖党员240余人次,实现了民族理论教育全覆盖。二是抓实民族团结阵地。建立“支部活动+民族节日”制度,以“盘王节”“关公节”“公明节”等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民族节日里的组织生活,构建民族团结的大舞台。三是抓好移风易俗。健全“一约四会”,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促进乡风文明,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朱燕玲家庭、全国劳模朱建伦等先进典型。

抓队伍促治理有效,植好“和谐花”。一是建强村级班子队伍。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采取从现任村干部中“留”、从本土优秀人才中“选”、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引”的方式,选拔5名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4名45岁以下能人进班子,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建强乡土人才队伍。依托“农村党员大培训”、远程教育平台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少数民族党员4名、少数民族后备干部9名、致富带头人10名。三是建强自治队伍。构建“村党支部、组甲党小组”联动体系,党员、组甲长带头示范,在服务游客、常态化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改善、应急处突等工作中发挥实效,实现治理有效覆盖“最后一米”。

抓民生促生活富裕,植好“幸福花”。自2016年以来,累计脱贫了瑶族同胞16户50人,实现了全部瑶族同胞脱贫奔小康;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完成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农村人才培训楼、村委楼、党群服务中心、村级活动中心的提档升级;引进了一批强村企业,引进桂林恭城丰华园食品有限公司、桂林恭城丰盛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桂林普兰德圣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动瑶族同胞增收致富。全村发展后劲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12-07
下一篇 2021-12-0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