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清澈纯粹 孕育担当奉献

最近重温了一部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这一次的观看,有了新的感慨。电影通过周总理的形象,用生动的方式传递给我们,延安精神,清澈纯粹!

何为清澈、纯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清而透明”和“不掺杂别的成分的”,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做人,要光明磊落、清白坦荡,让人看得清、见到底;对党,要一心一意,表里如一、实实在在,终其一生,为信仰的实现而奋斗到底。

清澈纯粹在于心有所向。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带病陪同外宾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当时的周总理已经是癌症晚期,身体非常虚弱,但是周总理的日常,是在餐厅开会,是坐在马桶上办公……人日渐憔悴,支撑着他老人家的精神力量,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周总理自从投身革命后,为党的事业夙兴夜寐、鞠躬尽瘁。

一心向党,矢志不渝,一以贯之,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品质,守住清澈和纯粹,首先来自于对党的忠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周总理用其一生践行了党性,奉献了人民,为后辈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作为祖国事业的继承者,更要潜心学习,锻造内心的清澈纯粹,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清澈纯粹在于胸有所爱。

胸有所爱、全力以赴。周恩来总理始终热爱人民、心系百姓,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1947年,在转移途中,周恩来不顾危险,帮助老百姓找回耕牛;1936年,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临危受命前往西安时途经一位老百姓家,最难忘记的是喝小米粥的情形;1937年,警卫员为掩护周恩来而不幸牺牲,周恩来回到延安后一直念念不忘,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把警卫员的坟墓找到;这次回来,宴请延安的老乡时,周恩来总理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与老乡们一起蹲在地上吃小米饭……观看电影时,每当镜头切到周总理看望老乡提及老乡的时候,我总能看到周总理眼里的光,如此的清澈纯粹,如此的充满爱与坚定,一心为民,倾情奉献,无怨无悔。

“政绩何来,岂是官腔千句,民心所在,无非实事几桩”。清澈和纯粹要体现在为民服务上,要让人民看得见真心实意,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事。我们需心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想群众之所想,念群众之所念,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党的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

清澈纯粹在于事有所为。

周恩来总理一生坚持求真务实、躬行实践,反复倡导“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影片有一个场景让我击中了我的内心,即在影片的最后,总理专机久久盘旋于延安上空不愿离去时,知青修筑的水渠通水了!还有一个片段,在得知老乡们粮食短缺、生活拮据的困境后,周恩来总理特意叮嘱当地的干部,用三年时间改变延安的落后面貌,用五年时间让粮食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让延安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19年5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陕西省政府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226万老区人民从此告别绝对贫困,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这是“延安精神”接续传承的成果,以周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代代相传。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锐气豪情,敢于向前行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发起挑战,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照进现实,把青春足迹镌刻在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之中。

革命前辈这种清澈的气质、纯粹的品质,穿越时空、熠熠生辉,给人以美好,感召人前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涂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09975.html

(0)
上一篇 2023-02-28
下一篇 2023-0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