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发挥党组织作用,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有之意。

用共享理念增强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古人云:“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就是当前我党的最大谋略。只有将改革发展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紧密关联起来,保证成果享有的全面性、均衡性,让利害与群众息息相关,才能让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到创新创造和社会管理各项工作中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站在中国发展新起点,以奋进新时代、创造新辉煌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使命、政治自觉和政治抱负、时代自觉和时代担当,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各级党组织应紧紧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个本质特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谋划、推进各项工作时,听民声、察民忧、解民意,找到最大公约数,使“共谋、共建、共享”贯穿于每项工作始终,让广大群众知道为谁而干,切实增强“发展没有局外人,个个都是主人翁”意识。

让荣辱与共激励人民群众挺膺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是成功应对一切风浪的要件。同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激励人民群众挺膺担当,惟有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各级党员干部应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正确树立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主义深深植根各族人民心中;应想尽千方百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大众创业和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采取倾听民声、广纳群言、鼓励先进、扶持弱小等方式,以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目标,让群众从“观众”变“主角”、“旁观”到“参与”;应强化忧患意识教育,通过各类宣传宣讲、案例剖析等,把问题讲清,把形势、风险和挑战析透,把症节找准,使广大群众认真珍惜和把握当前我国和平稳定的大好环境及面临的有利机遇,挺膺担当、主动作为,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以奖优罚劣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潜能。“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古往今来,奖优罚劣都是推进社会治理和进步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考察时也曾指出,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也是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谋新篇开新局,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我们只有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才能赢得全社会“百花齐放”生动局面。各级党组织应树立“优者奖”“劣者汰”的鲜明导,全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潜能。要剔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潜规则,千方百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要建章立制、选树典型,及时为“开路先锋”排忧解难、搭建平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头雁人才”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同时,也要善于“扬鞭”,对自甘落后、不思进取人员揭短亮丑,对无理取闹、损公肥私行为严厉惩戒,让全社会形成争先恐后的创业氛围。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创造活力源于人民,贯彻落实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一定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让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皮皮鲁的小雀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09976.html

(0)
上一篇 2023-02-28
下一篇 2023-0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