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阅读微光 点燃文化火种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更为重要。而精神的充盈,文化的提高,阅读是不二之选。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式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习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而乡村同样也是阅读的主阵地,可见,只有通过全面推广乡村阅读,才能让民族文化焕发出更绚烂持久的风采。

推广全民阅读的路上要做到城市与乡村同步进行。自十六大以来,全面倡导全民阅读,而乡村也是阅读的重要阵地。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实现的目标之一,但当前部分乡村仍存在不良生活文化习惯。提到乡村,人们不由自主地将愚昧迷信、低俗、封建等字眼与乡村挂钩,不免让人唏嘘叹惋。实际上,乡村和城市一样,同样需要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土地上长着金黄的庄稼,心田上同样不能荒芜,也该去播撒文化的火种,乡村是推广全民阅读不可失守的重要阵地,只有大力的推广乡村阅读,才能让文化的火种在乡村大地上起燎原之势。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推广乡村阅读可开启民智,开启民志。2020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为铸魂提供源源不竭动力的正是乡村阅读,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注重文化建设,开办书屋,共享乡村书籍,让乡土气息中更县书香气息,开启民智、启发智慧,促进创新,将书中知识贯穿到学习、生活、种田中,科学种田、播种,用知识武装大脑,从而达到开启民志的作用。我们说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由此不难看出,推广乡村阅读不仅可以点燃文化火种,更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乡村文化的根基在于持续推广乡村阅读。唐续文明文化的力量是更深沉,更厚重,更可持续的。乡村的繁荣富强直接关系到中国富强,我国有九亿多的农民,中国全面乡村振兴不仅做到了“输血”也做到了“造血”,为乡村输送人才、技术、当然最重要的是输送了思想,普及了文化。重视阅读,重视教育,鼓励乡村百姓阅读,促进邻里和谐,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从而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反,如一味的追求低俗愚昧的活动,则会迷失方向。乡村文化将无动力之源。所以不难看出,从一间间读者满堂的“农村书屋”、一场场“乡村读书记”活动、一次次“读书打卡”主题阅读,得到了乡亲们的积极的响应。再到一个个乡村自发开展的移风易俗活动,抵制陈规陋习等等,不得不说,乡村阅读如卵石投湖泛起阵阵涟漪,改换了乡村文明的新面貌,让文明的乡风吹遍乡村大地。

鹤立镇太平村农家书屋作为汤原县农家书屋改革示范点之一,坚持创新思路,开辟农家书屋作为农民进步学习教育新阵地。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明确目标责任,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提高农家书屋在居民中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居民朋友学习休闲、增长知识的重要阵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完善书屋功能,将农家“小书屋”打造成文化“大粮仓”。一直以建好、用好、管好的“三好”标准为方向标,在农家书屋的效用上,着力于“四结合”,即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与村内各项工作相结合、与理论宣传相结合、与全民阅读相结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新风、满足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同时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了“凝心聚力再出发 务实笃行勇担当”党的二十大宣讲活动,在全镇形成了良好读书氛围。

董仲舒曾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推广乡村阅读是移风易俗,改变乡村面貌的有效之法,必须不遗余力的推广乡村阅读,输送优秀的读书资源,长此以往,乡村文化必定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秦淼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2797.html

(1)
上一篇 2023-03-20
下一篇 2023-03-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