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血脉”高扬时代“新帆”

“是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随着《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迅速出圈,商朝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簋、唐摹《女史箴图》、汉代漆杯……一件件文物走回大众的视野,一声声呼唤也传入大众的耳中。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包含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然而,石头再硬,经过岁月的打磨终将化作一捧沙被风吹得消散;河水再广,经过岁月的晾呱终将干涸;花朵再美,经过岁月的摧残终将枯萎……文化亦然如此,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文化入侵等各类风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尤为重要。

以“守”为灯,让传统文化“亮起来”。从韩国抢注“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到迪奥抄袭“马面裙”一桩桩文化被“偷走”的事件在告诉我们,守护好中华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在信息飞速流传的时代,守护好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不止于保护各种文物,剪纸、皮影戏、玉雕、木板水印……许多的传统文化、传统手艺也在逐渐消失,春节、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氛围也慢慢变淡。此时此刻,应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我们不仅要让中国人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更要让世界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焕发的光彩,这样才能守得住我们的“老宝贝”。

以“创”为法,让传统文化“潮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创”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务必要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广大群众新需求相适应。《我在故宫修文物》《经典永流传》《国家宝藏》等节目,故宫联名彩妆、文具、饰品等文创产品无一不例证着要用创新的手段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以“传”为火,让传统文化“燃起来”。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保护传承的路上青年的力量不可或缺,从昆曲到新疆玛纳斯,从南通蓝印画布到景德镇手工陶瓷,85后、90后新生代非遗传承人描摹出一幅幅“非遗新青年图鉴。”一代代青年携手向前,文化传承将会是中国故事中永远写不完的长篇。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者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做好文明历史的研究基础上,讲好文明历史的故事,传承文明历史的精神,让“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的答案闪耀于中华儿女心魂,让中国历史文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呈现亮起来、活起来、燃起来的生生不息盛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xiaoxiaoxia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5484.html

(0)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 2023-09-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