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春日五“宜”

河南省2021届定向选调生 汪贝宁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再出发、勇争先的好时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春日乡村的田间地头处处见生机,唯有天道酬勤、只争朝夕推进乡村振兴才能不负大好春光,以朝气蓬勃的姿态昂首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是一年初始的题中应有之义。

宜活“春水”,挖掘特色盘活资源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同时,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和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积极探索“一村一品”,进一步擦亮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按照“集链成群”思路,补短板,优长板,让一产“接二连三”,锻造上下游延伸、一二三融合、产供销互通的综合产业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引进打造“红胜火”“绿如蓝”的乡村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现家门口的就业创业,激活主要依靠产业支撑的可持续性的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底气足起来。

宜植“春木”,引育留用塑造队伍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茂密森林”。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急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来带动。持续做好外引内育工作,对外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对内发挥乡贤作用,开展乡土人才培养培训,做好做优“头雁”项目,打造农村技术服务教育综合平台,提高本土人才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落实落细人才福利政策与职称认定,畅通人才发展渠道,提供充分创新创业空间、立体细致公共服务,有机结合人才成长轨迹与乡村发展历程,给予人才更多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

宜沐“春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绵绵春雨”。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基与灵魂,乡土文化具有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润物无声”中凝聚人心、振奋信心、团结民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以村民为主体打造符合乡村需求的文化载体,统筹规划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充分施展“农家书屋”“村史馆”“文化广场”等阵地作用。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历史文脉与乡风民俗,发挥好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刻调研村民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开展“村BA”“饺子宴”“丰收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借用“三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逐步培养乡亲们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参与感。

宜守“春绿”,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抹春绿”。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打造生态宜居农村环境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本土生态价值、增进农民幸福感。紧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利用微信、大喇叭、宣传栏、入户宣传等方式动员人人参与,发挥党员、乡贤、志愿者带头示范作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共同协商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探索推行“积分制”推进垃圾清理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综合考量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科学规划乡村生态布局,塑造绿色景观、口袋游园和休闲步道,将生态美景融进村民的日常生活,打造家门口的“世外桃源”,抬脚间的“自得其乐”。

宜耕“春田”,抓紧抓实基层党建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万亩良田”。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种好乡村振兴“责任田”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压紧压实“五级包抓”责任体系,选优配强干部队伍,通过“支部引领、干部动员、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凝聚乡村振兴的合力。打造“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四级网格沉底到边,“乡—村—组—户”脉络纵向深入,兜住乡村振兴“基本盘”,责任层层细化分解,任务级级划分落实,疏通基层“毛细血管”,直达乡村“神经末梢”。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春天的农村是希望的田野,是初升的太阳,是破土的嫩芽,是含苞的花朵,广大基层干部推动乡村振兴,舞台广阔,前景向好,大有可为!让我们跟随春天的脚步,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将辛勤的汗水挥洒在乡村的热土,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2)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