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的“心”“信”“行”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陕坝镇人民政府 郝旭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瑰宝灿若繁星。当代青年应从文化中汲取力量,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拼搏进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文化“润心”,从传统文化中引领心灵升华。从牙牙学语时父母背一句孩子学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到坐在教室里老师悉心教学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再到成年后步入光怪陆离的社会理解了“刻舟求剑”的怅然若失、“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生活、滋养心灵,那些积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经典作品、文化遗产,与我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受着曾经的感受。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但那些绚烂的生命伸张却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范仲淹“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不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观豁达……亘古亘今,日新又新。我们与曾经一颗颗鲜活的心一起跳动,抬头仰望着同一片星空,于传统哲学中领悟人生百态的道理,从诗词歌赋中感受东方美学的意境,在古典艺术中体察均衡细致的和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以文化“养信”,从红色文化中赓续红色基因。“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伴随着激昂奋进的旋律,革命前辈们怀揣坚定信念与满腔热血,抛头颅、洒热血,穿梭在枪林弹雨中的画面浮现眼前。“翻雪山,过草地”的饥寒交迫、“小米加步枪”的不屈不挠、“飞夺泸定桥”的不畏牺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进行革命斗争、生产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是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历史见证。当代中国岁月峥嵘、风华正茂,红色文化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手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珍惜这笔丰厚的财富,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进力量、坚定奋斗决心、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立下红色誓言、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为重要着力点来提升文化自信,善于在红色文化的熏陶教育下坚定理想信念,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报国之心争做对党忠诚的逐梦者、为国奉献的奋斗者、红色文化的传承者,用红色的激情去拥抱时代、拥抱事业、拥抱人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变色。

以文化“践行”,从精神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指引着革命战士奏响了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旋律;在新中国建设困难重重、艰苦奋斗的年代,英雄辈出、精神昂扬,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等鼓舞着劳动者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画卷;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激情岁月,改革开放精神、工匠精神等激励着先锋们在重重困难中杀出一条血路、走出一条新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脱贫攻坚精神、“三牛”精神等带领着中华儿女们向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新时代青年,应将精神文化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以滴水穿石的劲头、铁杵磨针的功夫在青春的赛道上勤勉耕耘、砥砺奋进,以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的无畏之心为祖国的复兴、家乡的发展谱写璀璨青春华章。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

(0)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 2023-1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