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冬训”须别出“新”裁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大战乡人民政府 郑舒宁

俗话说“冬令进补”,党员“冬训”作为“新年第一课”“返乡第一会”,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力量、武装党员头脑、建强支部堡垒的重要方式。近段时间,外出经商务工党员纷纷返乡,农村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聚焦内容、载体、成效扎实开展党员“冬训”,别出“新”裁让农村党员学习理论、了解政策、提升素质,不断增强“冬训”工作质效。

提出“新思路”,精益求精优选内容。在“冬训”工作中,由于不了解基层实际需求,有的基层党组织往往按照上级培训要求机械落实,对内容自上而下“依葫芦画瓢”,“上面要什么就给什么”“以前有什么就套什么”,在党员队伍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搞“一锅煮”“大杂烩”,致使“冬训”效果差强人意,难以用于实践、指导工作。因此,党员“冬训”要内容选择上打开思路,突出“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以行业、年龄、学历等为分类依据,将农村党员关注的“三农”知识、农技培训、惠民政策等充分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章党规的学习中,形成“需求清单”,让“老课题”焕发“新活力”,使得冬训“营养餐”更对胃口。

玩出“新花样”,灵活多样巧用载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面对的群体范围广、类型多、年龄跨度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机械地“照本宣科”,就如同“和尚念经道士听”,造成台上“激情昂扬”,台下“昏昏欲睡”的场景。因此,基层党组织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跳出培训搞“冬训”,突出春节前后的浓厚节日氛围,以各类党员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一方面,针对年轻党员群体,可以选择到红色革命遗址或党性教育基地,进行一番“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另一方面,针对低文化党员群体,可以编排合唱节目、展示红色戏曲、举办坝坝会、组织观影活动等,做到寓教于乐;也可以对年老体弱等实行“送教上门”。总之,“冬训”要让各个年龄段、各个学历背景的党员都能在自己的兴趣圈内找到党性提升的“新载体”。

训出“新成果”,身体力行检验成效。“训”的最终目的是“用”,若是“一训了之”,就容易地让“冬训”沦为“搞形式、走过场”,只有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冬训”成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党员的特长,组织慰问走访、法律宣讲、环境整治、助农增收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走家串户中“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可以进行考核,将“冬训”的参训表现、考勤情况、志愿服务等进行综合考量,每个环节都赋予相应分值,邀请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进行监督评议、打分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民主评议党员、评先选优等相结合,确保党员“冬训”见行见效、走深走实。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7
下一篇 2024-01-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