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不该成为领导的“宣传片”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官屯堡乡人民政府 任艳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基本要求。通过调研掌握基本情况,为解决各类问题打下基础,为做好各项工作谋篇布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调研尤为关键。对于基层来说,上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提出建议是一件好事,但有些领导基层调研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使调研形式大于内容、过程大于结果,走马观花,意见建议全靠基层干部依据调研内容撰写,让调研失去了意义、变了味道,给基层干部群众造成不小的困扰。

基层调研中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不是靠坐在办公室里看电脑、读报纸、翻手机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需要走基层广调研。基层调研本是求真知、正视听、辨是非的过程,但因为一些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导致某些基层调研成为一种形式,不仅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有些领导在“层层陪同”下走着“经典路线”并且“调而不研”,只是“讲讲话”。更有甚者,用“拍拍照”代替“指导工作”和“建议意见”。听汇报、看点位、提建议成了基层调研固定模式。至于调研的结果好不好,全看基层稿子写得妙不妙,将写领导讲话、写领导点评和写领导建议统统转移给了基层。

基层调研中要解决问题。到基层调研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带着记者和摄影师给领导打广告、造影响、做“宣传片”。有些领导干部只会“接收”信息,不会“解决”问题。真正的基层调研应当做全方位、深层次的“研判”,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深思熟虑、洞察反思、处理信息、提出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层层陪同的基层调研,要主要负责同志出面接待,把基层调研变成了做宣传的“领导秀场”和讲排场的“面子工程”,至于问题的解决根本不在乎,也不会深入分析,只是在走完过场后匆匆了事,目标放在了后续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上,没有剖析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的重要性,没有专研问题的解决办法。问题搁置了,何谈解决?

基层调研要有监督反馈。基层调研应当姿态端正、求真务实、方法得当,不必注重仪式。基层调研最忌失之于空、落之于虚。有些领导干部在主持或参与基层调研的过程中姿态不正、作风不硬,使得检查调研走形变味。没有做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甘当群众的学生,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没有把发现问题、真正研究、着力解决的真调研精神贯彻执行,没能做到“调”有所得、“研”有所获,更谈不上调研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目的。没有结果的问题更谈不上反思,基层调研只谈问题,或是针对问题有措施,但没有后续对措施实施的监督反馈,只发现不解决或只解决不监督。

领导干部基层调研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并非是基层干部愿意瞎折腾,关键在于调研的领导干部自身。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要做到真调研、调真研、调研真,就要脚上沾泥、衣上染灰,不应提早安排。在发现了实情和问题后,不断地进行扎实调查,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紧盯发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从而把基层调研成果上升为钢性的制度规范和约束。同时,密切关注问题的落实情况,及时修正调整、查漏补缺,提升决策部署的精准性,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一些形式简单、内容真实、效果明显的基层调研,为党永葆生机活力提供磅礴力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9-20
下一篇 2021-09-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