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终考核为基层松绑减负

临近年底,各类考核检查接踵而至,而“考得怎样”是“干得如何”的直接反映,因此各级各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都想在这场“家底”盘点中展示成绩、亮出特色。然而由于个别上级部门未树立正确的考核“风向标”,致使基层干部下足苦工“恶补”材料、“美化”台账;个别单位挖空心思跑部门、找关系,以求领导“关照”。诸如此类的“掺水”行为不仅造成考核结果“失真”,更成为基层的“负担”。因此,年终考核必须树立正确的导向,在指标、方式、结果上下足功夫,力求实效,才能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标本兼治,优化考核指标。一个好的考核评价体系,一定是精准、分类施策。然而,一些地方的考核指标繁多,涵盖的范围涉及社会综合治理、信访工作、行政审批、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等,不仅如此,更要求事事讲究百分百,把“满意率百分百”“不满意率为零”等提升为日常要求,基层干部不得不大搞“突击行动”。但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考评体系,合理统筹指标设置,既考虑共性和差异性,又要抓住牵住关键指标的“牛鼻子”,明确“有为”与“无为”的边界。力戒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留痕主义”,不搞“一种程序、一套指标、一个模板”的“一刀切”,考核人员要以“认真、顶真、较真”的态度,真督查、严考核,坚决不和稀泥、不搞变通。

崇尚实效,改进考核方式。督查检查是年终考核抓落实的重要手段,适当的督查检查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统筹,考核方式也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等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听汇报、看资料等方式进行督查检查,导致有些基层干部全年“躺平”、年终“实干”,费尽心思迎合考核方式,填补考核内容,从而“钻”了年终考核的空子,而有些基层干部“干得很卖力,但还是被问责”的消息也不乏其例,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让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因此,年终考核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部门设置不同权重、不同标准的考核方式,在考核时要遵从“简便易行管用”的原则,让考核人员多下功夫而不是让基层干部多费事。要听民意、察实情、看实效,多听听基层群众的声音,变“一人说”为“众人评”,让案例说话、数据支撑,真正让考核结果使群众心服更信服。

严管厚爱,用好考核结果。年终考核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是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的“先手棋”,关键要考实、考准、考出干劲。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责任只往下推、板子只往下打”和上级一通报就问责、一出事就问责、工作推进不力就简单问责等问题,有时因为“痕迹资料”不够就否定基层干部的工作实绩,让不少想真正干事的人束手束脚。这就要求用好考核结果,做到正反区分、奖惩分明。考核评价时要给基层干部“压担子”,又要“递梯子”,应该多一些温度,既要看到客观结果,也要看到主观努力,将其纳入考评参考中。让基层干部卸下无谓的担子,才能让他们挤出时间、腾出双手干实事。要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给敢探索、勇创新的干部减压力、兜底子,激发基层干部真干事干实事的热情。要坚持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导向,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0
下一篇 2022-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