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选调生的“三变”

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农村局 曾辉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传承中国农业大学百余年为民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把所学所成和所善所长书写在基层实践中,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站在毕业的分岔路口,我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生我养我的红土地,当一名选调生,做家乡新时代发展的一颗“螺丝钉”。

从“象牙塔”到“红土地”,革命老区践行选调初心。告别了巍巍学府、百年农大,至今耳边仍响起“志在四方、深入基层、造福人民的”母校寄语,2021年11月我来到了江西省信丰县正平镇晒禾村,初到基层,身份、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同学”到“同志”,从守着仪器通宵熬夜做实验、抱着电脑绞尽脑汁写论文到走村入户深入田野了解群众诉求、收集民意,这不仅是环境、称呼的转变,更是思维和能力的改变。在新的岗位上,我深知干事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作风要踏实、业务要扎实、为人要真实,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

从“局外”到“局内”,基层一线厚植为民情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群众工作不好开展,带着这些声音我来到了晒禾村。刚到村里时,不熟悉村情,不了解村里工作,整个人懵懵懂懂、手足无措,空有满腔热血却不知从何入手,最后决定将脱贫户作为“破冰点”。我想,他们是村里有最多问题需要反馈的团体之一,跟随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走访了村里47户脱贫户和3户三类对象,到家中查看他们的生活环境,并仔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产生活情况、家庭收入支出及帮扶政策落实情况,由此我对村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脱贫户群体,补齐政策不清的短板,我查找了近几年上级下发的关于脱贫户工作的奖补政策,询问了镇、村里的干部,希望能够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在与脱贫户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其中许多是因病因灾致贫,他们的身体状况不支持长时间劳作,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在政策内申请补助,改善条件;部分尚有劳动力的脱贫户,积极为他们宣传招工就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参与乡村振兴项目,鼓励种植早稻、花生、烟叶等,养殖鸡、鸭、鹅等,强化产业带动就业,从根本上提高生活质量。慢慢地,现在走在村道上,看到的不再是充满好奇的眼神,而是一张张和蔼的脸庞,听到的不再是“这是哪个”,而是一声声亲切的“小曾”。

从“小白”到“多面手”,实践锻炼增长干事本领。选调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层经验却较为匮乏,作为一个新人,要加强实践锻炼,在一线摸爬滚打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结对帮扶添情谊,包户脱贫户2户,协助解决目前实际困难,形成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因户施策,切实防范化解返贫风险,做好保障兜底工作。疫情防控添动力,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第一时间下沉一线,帮助重点场所申领场所码,发放登记表,督促商户自觉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好公共场所消毒工作;上门逐户排查省内重点区域和省外返回人员,宣传防疫知识,指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组织建设添活力,利用党建信息化平台熟悉组织架构、党建“三化”建设、四议两公开等,夯实党务基础,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要带着“真感情”去为人民群众付出,要做到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要当好群众的“勤务兵”,用心用力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6-10
下一篇 2022-06-1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